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文言文阅读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吴均)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蝉则千转不 穷: (2)势竞上 负:

(3)窥谷忘 反: (4)横柯上 蔽:

2.文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动态的词写静止的景,这样写好在哪里?请你仿照这种写作方法,对一处景物进行50字以内的描写。

1.(1)尽,结束。    

(2)凭借,依靠。

(3)同“返”返回。

(4)遮盖。

2.好处:可以加深人的感受,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仿写略

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词语

(1)、急湍甚箭,猛浪若( )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3)、鸢飞( )天者,望峰息心 (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上:①负势竞,互相轩邈 ②横柯蔽,在昼犹昏

B.、 绝: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天下独绝

C.、 者:①鸢飞戾天者 ②经纶世务者

D.、 直:①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1、(1)、飞奔的马     (2)、向高处远处伸展

(3)、至     (4)、通“返”,返回

2、C

3(1)、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2)、像鸢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筹划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4、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
(1)一百许里: (2)从流飘荡:
(3)横柯上蔽: (4)在昼犹昏:
2、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
 A.千丈见底B.水皆缥碧   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本文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_____、山之_____、山之_____,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左右  (2)跟随  (3)树枝    (4)如同            

2C
3、(1)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重重叠叠的)山峦各倚仗着自已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的最高,伸的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4、  急   高    险   (峻;  峭;  陡 )
5、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泉水激石,泠泠响( )

势竞上( )

③窥谷忘( )

2.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话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4.对文章后四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补写了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照应“寒树”。

B.写峰上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郁,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

C.最后以抒情作结,让人回味无穷。

D.结尾平稳和缓,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像的余地。

1.发出 / 凭借 / 同“返”,返回

2.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奔腾的骏马。

3优美的山水具有巨大的诱人魅力,足以使热心世务,企盼仕途腾达的人也产生隐居之想。表达了作者向往大自然,寄情山水,厌弃世俗,自由解脱的情态。

4.C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0~13题。(11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岳阳楼记》)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轩邈:       

(2)把:       

11.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两个体现览物之情的四字短语。(2分)

(1)【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甲】段或【乙】段选文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个写景的句子,试加以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比高远 (2)持、端

11.答案:(1)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2)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12.答案:(1)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2)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13.答案(示例):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写游览在江水之上,眼看水石相激,溅起朵朵浪花。耳闻泠泠水声,悦耳动听,给人以视觉听觉的美感。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7—9题(12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节选)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势竞上 (2)鸢飞天者 (3)白鸥 (4)倘能我游乎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然是中有深趣矣!

9. 同为书信,【甲】【乙】两文写作目的有何不同?(4分)

7.(1)凭借(仗恃,依靠,依仗)(2)至(到) (3)举起(抬起,展开)(4)跟随(随从,跟着,随着)8.(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2)但是这其中(游览观赏之中)有很深的意趣啊。9.甲段借景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和自己不热衷功名利禄的心志;乙段邀请裴迪共赏山中美景,委婉希望他不要热衷功名利禄。

(黑龙江绥化)

阅读文言文,回答10-13题。(11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岳阳楼记》)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轩邈: (2)把:

11.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2.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两个体现览物之情的四字短语。(2分)

【甲】 【乙】

13.从【甲】段或【乙】段选文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个写景的句子,试加以赏析。(3分)

10.(1)高远,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2)持、执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

11.(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2)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评分说明:(4分)每小题各2分。

12.【甲】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乙】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

13.示例: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写游览在江水之上,眼看水石相激,溅起朵朵浪花。耳闻冷冷水声,悦耳动听,给人以视觉听觉的美感。

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 )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译文:这话说的大概就是这类人吧?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 )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