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四季时空变化中形成典型的四时即景:()、()、()、()。
春花;夏绿;秋叶;冬枝
《大学》∶《中庸》∶四书()。
A:泰山∶华山∶五岳 B:物欲∶财欲∶六欲 C:朝夕∶除夕∶七夕 D:春风∶秋雨∶四季
《大学》:《中庸》:四书
A:泰山:华山:五岳 B:物欲:财欲:六欲 C:朝夕:除夕:七夕 D:春风:秋雨:四季
阅读下面的语段文言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注:康乐,谢灵运。
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
②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
2、在《醉翁亭记》与这篇课外文言文中都有借代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请你找出来并解释。
1.(1)夕阳将要落山,水底的鱼儿竞相跳跃。
(2)从谢灵运后,已不再有能欣赏这奇山妙水的人了。
2《醉》丝竹,用弦乐器管乐器代指音乐;伛偻提携,用人物的特征代指特定的人物;《答谢中书书》鳞,用事物身上的某一个特定的东西代指事物。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文: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10.山河的秀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赏谈的。高峰直入云霄,水流清澈见底。河的两岸山石峭壁,五颜六色交相辉映。 碧绿的林木和翠绿的竹子,一年四季都俱备。黎明雾气将要消散,可以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傍晚,夕阳将要落下,潜游在水中的鱼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康乐公)之后,再也没有能理解其中乐趣的人了。
答谢中书书(13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8.解释加点词:(5分)
①答谢中书书 书: ②五色交辉 辉:
③四时俱备。 时: ④晓雾将歇 歇:
⑤夕日欲颓 颓: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0.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8、①书信 ②辉映 ③季节 ④散尽 ⑤坠落
19、①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②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20、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译句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6.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1.山川江河美丽的风景,从古至今(就是文雅人士)共同谈论的话题。
2.江河两岸的岩石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子,一年四季都具备着(这样的美景)。
4.早晨,雾气将要散开的时候,猿猴、鸟儿就发出杂乱的啼叫。
5.(这)确实是人间最美丽的地方啊!
6.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以来,不再有欣赏那些奇异山水(的美景)的人了。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沿着 良多趣味:很,实在 晓雾将歇:消失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B:怀民亦未寝:睡觉 但少闲人:但是 沃日:用水淋洗 余拏一小船:拿着 C:衣物皆倍穹常时:高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一舸无迹:船 D:长河落日圆:长长的河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四时俱备:四季 夕日欲颓:坠落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沿着 良多趣味:很,实在 晓雾将歇:消失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B:怀民亦未寝:睡觉 但少闲人:但是 沃日:用水淋洗 余拏一小船:拿着 C:衣物皆倍穹常时:高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一舸无迹:船 D:长河落日圆:长长的河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四时俱备:四季 夕日欲颓: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