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134名学生到公园租船,租一条大船需60元可乘坐6人,租一条小船需45元可乘坐4人,要使租金最省,最好租几条大船,几条小船?( )

A:20大船,3小船 B:21大船,2小船 C:18大船,4小船 D:19大船,2小船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本文选自《 》,作者是 (人名)。(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中的意思。(2分)

一小船( ) ②拥衣( )

③雾凇砀( ) ④三大( )

11、在江南之地,雪后出游赏美景该是文雅之士的共同爱好。但本文作者却“独湖心亭看雪

”,由这一个“独”字,你读出了文章背后隐藏的哪些含义?(2分)

12、虽然出行的目的是看雪,但作者对雪景的描写却不是由雪本身来写,只是通过寥寥数笔的点染,勾勒出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请你说说文中几个数量词使用的妙处?(2分)

13、结尾舟子的喃喃之语中,道出了在平常人眼中作者一类风雅之士的“痴”,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痴”情的?(3分)

9.《陶庵梦忆》张岱(共1 分,每空0.5 分)

10.①今作“拿”,牵引②鸟兽的细毛③严寒天气,空中的白茫茫的空气④古人

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共2 分,每小题0.5 分)

11.作者乘夜出游,不欲见人,不欲人见,看出作者远离尘嚣之意,是一位不同于世人的

有着独特爱好的雅士。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心中的孤独落寞之感,想要在雪夜中得

以排遣。(共2 分,意思对即可)

12.这几个量词,一个比一个小。这不仅表现出作者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也暗示

了小舟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示了一个微妙变化的意境。同时也含蓄表达了人生

渺然如沧海一粟的感慨。(共2 分)

13.作者的痴,是对西湖雪夜苍茫美景的痴迷和热爱,是对人生苍茫浩瀚的感慨,也是

对故国旧梦的眷恋与怀念。(共3 分)

冬雪:

翻译下列句子。
⑴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⑵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沿着 多趣味:很,实在 晓雾将:消失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B:怀民亦未:睡觉 少闲人:但是 日:用水淋洗 余一小船:拿着 C:衣物皆倍常时:高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披发身:画着文彩 一无迹:船 D:长河落日圆:长长的河 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四时俱备:四季 夕日欲:坠落

一小船,逆水匀速行驶,经过某桥下时掉下一木块,2min后被船工发现,小船立即调头以原速(相对于河水)追赶.如果不考虑船调头所需的时间,则小船追上木块的时间为()

A:1min B:2min C:3min D:4min

一条大河宽120米,河水以3m/s的速度匀速流动,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小船渡过大河最少需要的时间为 s,其合速度为 m。

一条大河宽120米,河水以3m/s的速度匀速流动,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小船渡过大河最少需要的时间为 s,其位移为 m。

30s、150m

一小船相对地面以速度v1向东匀速行驶,若在船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率v水平向西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则小船的速度将 (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改变方向

一小船与船上人的总质量为160kg,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船上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以6m/s的水平速度向东跳离此小船,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人跳离时小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船的运动方向向______.

0.4

向西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