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名正;以道观分,而君主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出自()。
A:《庄子•外篇•秋水》 B:《庄子•外篇•天地》 C:《庄子•外篇•天道》
传统的财利观是()。
A:讳言财利 B: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 C:公赋独立 D:罢私藏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 )
A:即书诗四句 乃丹书帛曰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一屠晚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 D:出郭相扶将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
A:即书诗四句 乃丹书帛曰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一屠晚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 D:出郭相扶将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甲]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苏轼《上枢密韩太尉书》)
[乙]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 告子上》)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辙生十有九年矣 ( )
②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 )
③通国之善弈者也 ( )
④曰:非然也。” ( )
2、 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译: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译:
3、[甲] [乙]两文都是谈治学的,它们提倡的治学态度却不尽相同,试比较二者的不同点。
答:[甲]文:
[乙]文:
1、①又 ②为第一,成为第一 ③擅长 ④这样
2、①全国人依靠您可以无忧无虑,周边的少数民族因为畏惧您而不敢轻举妄动。
②虽然和他一起学下棋,(但)棋艺不如他。
3、甲:治学贵养气或治学当行万里路。 乙:学贵专心致志。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 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述,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①充乎天地之间 乎:在 ②、称其气之小大 称:相当,配合
B.、①恐遂汩没 遂:就 ②、恣观终南、嵩、华之高 恣:无拘束
C.、①仰观天子宫阙之壮 宫阙:宫殿 ②、天下之巨丽 巨丽:极其美好
D.、①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恃:依靠 ②、四夷之所惮 惮:畏惧
2、作者在第一段中提出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二段中,作者列举了那些自身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二段中,为突破自身局限,作者做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3、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 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述,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4、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5、①、我善于修养自己正大刚直的气。 ②、天下人都依靠(你)可以无忧无虑。
一词多义
1.仅 2.观
仅如银线( )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仅有 “敌船”为火所焚(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3. 势 4.能
势极雄豪( ) 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1.几乎、将近;只 2.景象;观看 3.气势;阵势、情态 4.本领;能够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人皆吊之 (《塞翁失马》)
(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
(4)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观潮》)
(5)恶能无纪 (《满井游记》)
(1)安慰
(2)以……为利,认为……有利可图。
(3)通“遍”,遍及、普遍。
(4)景象。
(5)怎么、哪里。
(2010·广东省深圳市,5,3分)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 )
A:即书诗四句 乃丹书帛曰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一屠晚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 D:出郭相扶将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3分)
A:休祲将于天/休戚相关 B:既出,便扶向路/既克,公问其故 C:暮而果大亡其财/河曲智吏亡以应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