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成都女性职员怎么才可以休难产假?什么是难产?大概多少天?
【甲】(唐雎曰)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乙】(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26.给下面两句话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1)休 祲 降 于 天 (2)荆 之 地 方 五 千 里
2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休祲降于天( ) 今日是也( )
荆之地方五千里( ) 犀兕麋鹿满之( )
28.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译文: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译文:
29.甲乙两文都是劝说大国君主的语言,他们的劝说方法有什么不同?(4分)
答:
26.(1 )休祲/降于天(2)荆之地/方五千里 27.吉祥 这样 方圆(纵横) 布满28.(1)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2)我认为楚王派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些相类似。29.唐雎先列举历史上的“布衣之怒”来反击楚王的“天子之怒”,后表达自己舍身卫国的决心;墨子运用对比和夸张(比喻)的手法,极言楚国的物产丰富和宋国的物产贫乏,从而让楚王觉得攻宋毫无意义。
唐雎不辱使命 (节选)(9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3分)
(1)以头抢地耳: (2)休祲降于天: (3)长跪而谢之曰:
18、下列选项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国险而民附
B.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辍耕之垄上
C. 以头抢地耳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 休祲降于天 请广于君者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20、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天子之怒”,为什么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故事?(2分)
17、(3分)(1)撞。( 2)不祥。(3)认错,道歉。
18、(2分)C
19、(2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
20、(2分)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勇于献身,刺杀秦王。表达要与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以头抢地尔 抢 ②彗星袭月 袭
③伏尸百万 伏 ④若士必怒 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②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3.结合选文简要说明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
1.① 撞 ②扫过 ③使……倒下 ④果真
2.① 大王曾听说过老百姓发怒的情景吧? ②(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出来时,天上就已降下了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3.热爱国家,不畏强暴,敢于斗争。
阅读下面文言讲段,做1-4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A. ,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B. , ,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末已,君谓计将安出?”
1.根据原文内容,把文中A.、B.两处应填充的句子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A.: , ;
B.: ,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以头抢地尔 ②天下缟素
③谓先主曰 ④将军宜枉驾顾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①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上面两个文段,浦你就其中的一个人物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B:汉室倾颓,奸臣窃命
2.①撞 ②穿丧服 ③对……说,告诉 ④拜访
3.①心理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②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4.可结合刻画人物的某种方法,如语言描写,对文中人物的性格作简要分析。
(16届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文】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文】
唐雎说信陵君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效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效迎,卒然①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②。”
注释:①卒然:同“猝”,突然。②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谨受教:真诚地领受教诲。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亦免冠徒跣 ( ) (2)休祲降于天( )
(3)唐雎说信陵君( ) (4)破秦人,存赵国( )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
B.与臣而将四矣 不可得而知也
C.秦王怫然怒 卒然见赵王
D.休祲降于天 人之有德于我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4. 两文在人物刻画上都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你结合乙文分析其作用。
1.⑴光着脚 ⑵不祥 ⑶游说 ⑷使。。。。。。幸存。
2. D
3.(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2)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人知道的。
4. 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反衬)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反衬(衬托)出了荆轲的沉着冷静。
解释加粗词语。
(1)不辱使命 (2)弗敢易
(3)故不错意也 (4)请广于君
(5)岂直五百里哉? (6)秦王怫然怒
(7)以头抢地耳 (8)非士之怒也
(9)休祲降于天 (10)天下缟素
(11)秦王色挠 (12)长跪而谢之
(13)寡人谕矣 (14) 虽然,受地于先生
(15)徒以有先生也。
(1)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2)交换 (3)置意 (4)扩充 (5)只 仅仅 (6)盛怒的样子 (7)撞 (8)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9)吉祥 (10)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11)屈服 (12)道歉 (13)明白 懂得 (14)即使这样 (15)只是
下列加点的词全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斟酌损益,尽进忠言,则攸之、依允之任也 B: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 C: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孰与君少长 D:怀怒末发,休祲降于天 先帝创业末半,而中道崩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