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①全诗采用了 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②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 。
①夸张 ②爱国热情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试品析“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在写法上的妙处。
2.尾联引用的典故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运用夸张、想象等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战争环境的恶劣,预示着战争将极其激烈、残酷。
2.典故: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黄金台,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并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赏析《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①全诗采用了 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1分)
②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 。 (1分)
[dad0febb488d5522.jpg]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诗歌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10.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语或句子简要分析。(3分)
9.诗歌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夸张、比喻;突出了敌军的来势汹汹和戍边将士神采奕奕、誓死抗敌的决心。
10.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语或句子简要分析。(3分)
第一句中“城欲摧”“金鳞开”分别表现出敌军的气势、战斗形势和我军的神采奕奕、严阵以待,为下文的以死报国作铺垫;第二三句描绘出边塞特有的风光,暗示战斗的异常惨烈和戍边生活的艰辛。第四句则直抒胸臆,表达了戍边将士们(作者)忠君爱国、誓死报国的决心和英雄气慨。(思想感情1分,结合词语\句子分析,意思对即可2分)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李贺《雁门太守行》)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篇段积累——默写《雁门太守行》片段(4分)
, 。 ,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篇段积累——默写《雁门太守行》片段(4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篇段积累——默写李贺的《雁门太守行》(4分)
, 。 ,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1)汩余若将不及兮, ;朝搴毗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
(李贺《雁门太守行》)
(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 ,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4)浊酒一杯家万里,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1)恐年岁之不吾与 夕揽洲之宿莽
(2)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4)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6分。每一横线1分,凡错、漏、多的,该横线不得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解析:
无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9.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20.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
2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
【答案】
19.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0.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21.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注意“燕”“倾” “迷”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点评:默写名句名篇题的考查,主要以学过的文章或诗歌为主,兼有课外常见诗文。在平时背诵时首先要注意领悟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