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状云的出现,常表明气层较(),天气少变化。

地方性云指在当地地理地形影响下,产生的对当地天气变化有指示作用的云,如().

A:钩状云 B:堤状云 C:水云 D:絮状云

出现CL7的云说明了怎样的天气?

对天气变化有指示意义的云码有哪些?

在METAR报电码中,NSC表示:().

A:天气无重大变化 B:天气有重大变化 C:无重要的云 D:无重要的天气系统

天上的云, 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本文的中心句是( )

A.、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本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比喻、排比、拟人、对比B.、夸张、比喻、引用、对比

C.、比喻、排比、引用、夸张D.、排比、拟人、借代、引用

3、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A.、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4、这段文字结构上的特点是( )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5、对课文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1、D  

2、A 

3、C 

4、C   

5、C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0.这一段着重写云的特点,它可以用文段中的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4分)

1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文段中运用改句的好处。(3分)

原句: 从种种不同的云,我们能识别天气的变化。

改句: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仿照例句,自选一个自然景物作为描写对象造句。(3分)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节选的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全文的说明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有人认为;现在听天气预报很方便,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看云识天气了。你同意这一看法吗?理由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11.打比方;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

12.改句把云比喻成“招牌”,更形象。更准确地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而原句只能泛泛表明云与天的关系。

13.(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

14.看云可以识天气。

15.不同意,人们有时需要在野外活动,有时回遇到意外,学会看云识天气还是有好处的。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本段的结构形式是 。(1分)

2.这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1分)

3.这段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1分)

4.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2分)

A.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5.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2分

6.《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2分)

1.总——分——总 2.生动、形象,既准确又具体。 3.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4.C5.不能。因为“气候”一般是指较大地区里较长时间的气象情况。“天气”往往是指较小地区和较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从天上挂的云能识别的是一天或数天较短时间内的气象情况,所以用“天气”恰当、准确。6略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谚语。

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天气预报。

13.这个语段阐释了什么事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个语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上文在说明每种光彩及与天气的关系时都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个语段突出的特点是用了引用谚语的说明方法,说说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句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句谚语。(2分)

应填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阐明了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14.第一句

15.都是先说云的光彩现象,然后说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是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意对即可)

16.谚语是群众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经验的结晶,它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谚语来说明知识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通俗、生动、浅显易懂。(意对即可)

17。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这句话怎么理解?

意思是这不是绝对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