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反映了师生关系的______特点。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反映了师生关系的______特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节奏。(划主要部分,只划一处)

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

2. 解释下列括号中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 (2)虽有(至)道( )

3. 翻译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这则短文阐述了什么教学原则?请概括回答。

5.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1、知 困 /然后 能 自 强 也;

2(1)甘美 (2)达到极点 。

3、略。

4、教学相长;

5、(1)学习要能联系实际;(2)教(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锻炼、得到提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加点字词。

(1)虽有嘉肴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教学相长也 (4)教然后知困

2.句子翻译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处朗读节奏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即时   因此  增长    不通、理解不了

2.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

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强不息。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4.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甲】薹蕉堑些室歪!宣查盐查堂量丝茎垫王垦至墨生亘。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培根《论美》

【乙】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阉论之中I.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断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培根《谈读书》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段文字的大意。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段文字论证都很严密,从中任选一处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段文字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两段文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语句,谈谈对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文:美德甚于美貌(或内在美重于外在美)。乙文:读书的好处。

2.甲文一方面说“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所为”,另一方面又举例指出“这话也不全对”,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使论证严密,令人信服。

3.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论述的道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4.“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人生来是不完美的,不要对自己和别人求全责备,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和学习弥补先天的不足。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