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群众艺术馆准备在台北举办“富春江风情——浙台摄影家作品联展”,作为带给台
湾同胞的新年礼物,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假如你是浙江的一位摄影家,你的作品已获准参展,你将选择表现富春江哪些方面的
内容的作品参展呢?请至少写出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
(2)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陶醉于富春江的优美景色,南朝吴均说“奇山异水,天下独
绝”,唐朝韦庄称“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宋代苏轼誉“三吴行尽千
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元代吴桓赞“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请你写一段解
说词,介绍富春江的风景。
(1)示例:富春江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俗、传统手工艺品等。
(2)示例:富春江以水色佳丽著称于世,素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富春江江
水清澈碧绿,两岸山色青翠秀丽,在山水之间还分布着许多名胜古迹,如“双塔凌
云”“子胥野渡”“七里扬帆”等。富春江景色宜人,是寻古探幽的好去处。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书信,但不是对事物的叙述,而是述说行旅所见,描绘 奇山异水。 B:“千丈见底”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的深邃澄净,“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则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 C:文章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描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表现山中的热 闹景象。 D:本文描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的沿途所见,历历如画,读来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相结合的写景方法。
阅读“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回答问题。
7.句首“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8.选文中的词语“肥皂泡”“探照灯”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9.选文第一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
10.作者列举罗马圣彼得和巴黎圣母教堂两座建筑物有什么作用?
11.谈谈你对“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
运用学问”这句话的理解。
7.过渡(承上启下)。
8. 肥皂泡:形容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无掠影,肤浅,瞬起瞬灭,一触即破。探照灯:形
容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有深度,有广度。
9.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10.论证了“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智慧更为重要”的观点。
11.作者在指出学问和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同时,强调了智慧更加重要,强调智慧对
于学问的把握、辨析和实践,只有这样,两者才能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相互促进,相
得益彰。
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__,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可是作者却描绘出了一个与世隔绝
的“世外桃源”,请想一想并写出作者写作的意图。
一是表达对__社会的不满。二是寄托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
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理想社会中。
文章第一段描写桃花林之美有何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氛围,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下文描写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
发现桃花源→____________→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________________
进入桃花源 复寻(迷失)桃花源
请结合《一个深夜的记忆》一诗,说说下面形象的深刻含义。
深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征当时__的社会现实。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胜利。
如何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说白鹭是一首诗,是因为白鹭的美丽、精巧,如诗如画。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
散文诗”,是因为白鹭的美寻常、朴素、自然天成,这种美需要人们去寻,在寻求中理
解这种美。
对郭沫若的散文《白鹭》一文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有下列四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作者通过对白鹭形、神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倾注,赞美了白鹭这一乡居常见的物 象被人忘却了的平凡朴素的美。 B:作者借对白鹭平凡朴素的美的讴歌,委婉地表达了对平凡、质朴的劳苦大众赞美的真 情。 C:作者开篇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是因为作者本身是诗人,所以对富有诗意的 白鹭情有独钟。 D:文章运用了对照、排比句、排比段等多种艺术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白鹭,表达 了作者对白鹭这一平凡物象的独特发现与感受,从平凡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意义。
作者从哪些角度描绘了梅雨潭的绿?
从绿的范围、深度、静态、动态、亮度、质地、色彩等方面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