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光明日报》发表时评《不要让“儿童节”变成“消费节”》。文章指出,时下许多儿童想在“六一”实现的愿望多与吃喝玩乐有关。一些家长也带着孩子到商场里买这买那,消费起来毫不手软。对此,专家呼吁:不要让“儿童节”变成单一的“儿童消费节”,要让儿童节变得更有意义。
回眸刚刚走过的童年,对于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来谈,也可以自选一个角度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请以“听听 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按要求作文。
2010年1月27日,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去世,他因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而成为人们记忆中永恒的“守望者”。在他的生命里,他守望爱情,守望责任,守望淡泊……
守望可以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守望可以是一种生命的态度,守望也可以是一种生命的境界……
请以“守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这里,跃动着鲜活的生命;这里,演绎着动人的故事;这里,展示着多彩的生活……
请以“在这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
打开的每一篇课文就是走进一个世界,窥见一段人生,感悟一种智慧,领受一片情感,感受一颗心灵。
请结合课文,按特别要求拟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感情自然、朴实、真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拟题特别要求: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课文题目,或课文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或课文题目中的词语等等,如《背影》、高尔基、小弗朗士、百草园
作文。
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请以“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请以“我作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材料一: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四名学生的生命,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材料二:湖南身患绝症的黄舸少年,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他的爱心让受捐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让光明生生不息……
材料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湘潭导游文花枝,在一次带团出游中遭遇车祸。在自己受重伤的危难时刻,她把救助的机会让给游客,并用“挺住!加油!”的鼓励声让游客获得了支撑下去的勇气,并让他们在噩梦中看到生的希望,兑现了自己对游客的服务承诺。为此,她尽管付出了截肢的代价,但还是像以前一样,用真情和微笑面对生活和工作。
细读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爱,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2.600字以上
3.不能以所给材料作文作为素材;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5.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你一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