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说说“君”“尊君”“家君”这三个称谓有什么不同?(2分)
7、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
B.、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其邻人之父亦云
C.、友人惭,下车引之 丁壮者引弦而战
D.、元方入门不顾 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8、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元方为何“入门不顾”?(2分)
9、元方 “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理由。(2分)
[7797f2c038bf695e.jp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11.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1分)
元方 入 门 不 顾
1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3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
③尊君在不 ( ) ④相委而去 ( )
⑤下车引之 ( ) ⑥元方入门不顾 ( )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元方/入门不顾 或 元方/入门/不顾
12.(1)约定 (2)才 (3)通“否“ 没有 (4)丢下 舍弃 (5)拉 (6)回头看
13(1).到了中午友人还没有到,太丘不在等候就走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2)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进了家门。
14.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8.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1分)
元方 入 门 不 顾
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
③尊君在不 ( ) ④相委而去 ( )
⑤下车引之 ( ) ⑥元方入门不顾 (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何理解“友人惭,下车引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①元 方 /入 门 /不 顾(1分)
9.①约定 ②才 ③通“否” ④丢下 ⑤拉 ⑥回头看
10.过了中午还没有来,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离开后那朋友才来。(3分)
11.知道自己错了想表示歉意(意对即可)
12.开放性试题。只要能说出理由,答“失礼”与“不失礼”都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8.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1分)
元方 入 门 不 顾
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
③尊君在不 ( ) ④相委而去 ( )
⑤下车引之 ( ) ⑥元方入门不顾 (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何理解“友人惭,下车引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①元 方 /入 门 /不 顾(1分)
9.①约定 ②才 ③通“否” ④丢下 ⑤拉 ⑥回头看
10.过了中午还没有来,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离开后那朋友才来。(3分)
11.知道自己错了想表示歉意(意对即可)
12.开放性试题。只要能说出理由,答“失礼”与“不失礼”都对。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与友期行 ________ (2)去后乃至 ________
(3)相委而去 ________ (4)下车引之 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1.(1)约定 (2)才 (3)离开 (4)拉,牵拉
2.(1)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却头也不回就进了门。
3.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文言文阅读
仔细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下列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用“/”划出下面句子两处朗读停顿的地方。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③下车引之( ) ④入门不顾(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通过本文可以看出陈太丘的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从元方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6、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你怎样看?
1、元方/入门/不顾
2、①约定 ②通“否” ③拉 ④回头看
3、①过了中午还没有来。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离开后那朋友才来。
②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4 、言而无信却又无礼的人,自己失信,却怪罪别人,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意对即可)
5、是一个聪明懂道理的孩子,品格正直不阿。(意对即可)
6、“略”。(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
(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朋友感到很惭愧,(于是)下了车子想拉他(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走进房门.
惭:惭愧;引:拉,牵;顾:回头,不顾,指头也不回.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那人就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元方(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
①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之,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② 父亲的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3)从陈太丘行为看,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从元方言行举止看,做一个坚持原则 的人;从友人的行为看知道了有错就改,作为反面说教材告诉我们一个人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失去朋友,失去友谊。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
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径直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