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燃冰为火”只需10年》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日本12日宣布成功从近海地层蕴藏的可燃冰中分离出甲烷气体,并称这标志可燃冰开采商业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而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不久前也在南京预言:10年后,人们就将大规模利用“可燃冰”。
②什么是“可燃冰”、为何如此引人关注?汪品先解释说,“可燃冰”学名叫“水合天然气”,平时我们接触到的甲烷天然气通常呈气态,而在海底低温、__条件下,它可与水结合,呈固态埋在海底。“可燃冰”看似冰,一点火则可以烧起来,就像火烧冰激凌一样。其原因是,大量甲烷分子被锁在水分子里,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其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常规天然气的2~5倍,燃烧后几乎无污染。可以说,天然气水合物是甲烷的天然储库。
③“可燃冰”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段500-1000米处,有人预测,全球水合天然气的总量,相当于人类用过的所有化石能源总量再乘以2。不少专家预言,到2050年后,中国将面临煤炭和石油危机。汪品先认为,海洋资源是今后中国能源开发的很好方向。50年后,中国大陆架上的石油有枯竭的危险,但深海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刚起步,尤其是“可燃冰”作为新能源,前景广阔。
④“可燃冰”离我们并不遥远。早在五六年前,我国已在南海北部采到深海“可燃冰”。据测算,南海可燃冰资源量达700亿吨油当量,相当于我国目前陆上油气资源量总数的一半。 (2013年3月14日《新华日报》 吴红梅)
12.结合全文,请给“可燃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不能超过3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说说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联系全文,结合下面资料链接,说说开采利用可燃冰有哪些利和弊?(4分)
【资料链接】对可燃冰这座能源宝库,科学家还存在不少争议。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倍~20倍。所以这种矿藏在遭到破坏后,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除此以外,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可燃冰”是一种海底大陆坡上的固态甲烷气体的水合物。 (不得超过30字,意思对即可。
13、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分)具体、突出了我国南海可燃冰资源的丰富。(2分)
14、利:①能量大;②几乎无污染;③储量大,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任两点,2分)
弊:①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②不易开采和运输。(2分)
阅读《垃圾变水泥》,,完成13~16题。(13分)
垃圾变水泥
①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全国2/3的城市被垃圾围困,1/4的城市已经没有地方处理日渐增多的生活垃圾,更严重的是,城市生活垃圾以平均每年8%—10%的速度增长,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已不堪重负。
②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法、焚烧发电法、堆肥
和综合处理法这些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弊端较多,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垃圾焚烧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等,以及飞灰飞渣难以处理。
③通过对国内外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中信重工研发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技术,利用水泥窑将生活垃圾变成生产水泥的原料。
④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一车车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直接被倒入全封闭的巨大处理间,随即被专用抓手投入到破碎机破碎后的垃圾由板式喂料机经专用皮带传送系统送入垃圾焚烧炉,经由原水泥生产系统引入850℃以上的热风进行高温处理,生成灰渣固化物进入原水泥生产系统,经原料立磨、水泥烧成系统磨碎再烧,最终成为水泥熟料。
⑤该技术具有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有效地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飞灰与炭灰渣通过煅烧全部进入水泥熟料的晶格中,避免了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垃圾储存和输送均处于负压状态,防止了异味对空气的污染;L.型垃圾焚烧炉能够调节焚烧时间,非常适合处理目前我国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还能用垃圾中的可燃物替代部分燃料,完全达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
⑥中信重工的这项创新与建一条日处理500吨垃圾的垃圾焚烧厂相比,每天可节约煤48吨,为水泥厂节约矿石65吨,也就是说,像洛阳这样的城市,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城市每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13.“垃圾变水泥”的新技术与传统处理垃圾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不超过10个字)(3分)
14.认真阅读文章第④段,写出“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4分)
破碎垃圾→ →生成灰渣→ →水泥成分
15.文章第①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3分)
16.通读全文,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结合③一⑤段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13.(3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14.(4分)破碎垃圾→高温处理(或焚烧垃圾)→生成灰渣→磨碎再烧→水泥成分
15 .(3分)数字说明(或列数字),通过 列举一系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传统垃圾处理技术不堪重负。
16.(3分)逻辑顺序(1分),先概况介绍垃圾变水泥这项新技术,再具体介绍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和巨大优势。(2分)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这句话所表现的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2分)
14.第二自然段主要从哪方面对赵州桥进行说明的? (2分)
15.根据你对第一段中划线句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3分)
16.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讲究用语的分寸。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例句,并将关键词语用曲线标示出来。(2分)
17.选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抄写一个例句。(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14.是从赵州桥四个方面的特点来说明的。其中(一)(二)(三)着重说明了它的技术水平;(四)着重说明它的艺术价值。
15.示意图
[fe699714148ab221.jpg]
16.示例: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或“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17.打比方、列数字。(例句略)
不吸烟的007(15分)
韩松落
①在最新的两部“007”电影中,詹姆斯·邦德都是不抽烟的,但此前二十部“007”电影中的詹姆斯·邦德,都以老烟鬼形象出现。那么,詹姆斯·邦德是怎么戒了烟的?
②事实上,詹姆斯·邦德的戒烟,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世界对于吸烟态度转换的一个缩影。
③烟草的历史十分久远。在墨西哥的玛雅人神殿壁画上,可以看见吸烟的画面,在美洲的印第安人洞穴遗迹里,有烟草和烟斗的遗物。而1558年,航海水手们将烟草种子带回葡萄牙,随后传遍欧洲。1612年,英国殖民官员约翰·罗尔夫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大面积种植烟草,并开始做烟草贸易。烟草以一种能够带来愉悦感受的植物的姿态,深入人类生活,有段时间,人们甚至认为,它能够治病和疗伤。
④而电影出现后,香烟迅速作为一项带着时尚印记的物件,进入电影之中,和电影展开大半个世纪的纠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里,吸烟是顶时髦的一件事。女演员在电影中施展魅力的手段之一,就是架上一支香烟,将自己半掩在烟雾里;对于男演员,抽烟更是当仁不让的阳刚道具,比如克拉克·盖博如果没有在烟雾中眯起眼睛,他的诙谐圆润,多少也要打个折扣。
⑤但此时,对烟草来说,它的麻烦渐渐来了。
⑥1954年,英国皇家医学会发表报告,将吸烟与肺癌联系起来,随后,民间组织开始对美国公共健康服务部施加压力。1961年6月,志愿者健康组织美国肺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建议肯尼迪总统设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吸烟与健康问题。1964年,在七千篇论文的基础上,美国卫生部把香烟定为“杀人凶犯”,呼吁“立即采取行动”。而卫生部长本人,也在报告出台前,把香烟换成烟斗,他说:“我越来越相信香烟有害。坦率地说,我没有给美国人民树立一个好榜样。”至此,十六世纪烟草入欧以来,吸烟是否有害健康的争论,总算有了初步结论。
⑦不过,吸烟即便有害健康,害的也是自己,仍有“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气概,旁人似乎也干涉不得。七十年代,转折出现了,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被动吸烟”的概念。1986年,美国卫生部声明,二手烟也会致癌,吸烟者的形象就此跌至谷底。第二年,有关国际组织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后来又改到5月31日,这可是儿童节的前一天啊!用心何其明白。
⑧影视剧里的吸烟镜头开始岌岌可危。不断有数据表明,模仿影视剧人物吸烟,是影响青少年吸烟的重要因素,一个基金会的研究结果说明,经常在电影中看见吸烟镜头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的可能性会增加三倍。2007年,在烟草公司和烟民与烟控组织明争暗斗二十年后,美国电影协会宣布,他们会根据一部电影中,吸烟镜头是否普遍、是否美化吸烟等原因,决定一部电影是否会被定为“限制级”。迪斯尼随后作出响应,并声称,从此以后,迪斯尼的影片中将不再出现吸烟镜头。
⑨这种背景下,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常常成为众矢之的。2006年,电影《晚安,好运》入围第78届奥斯卡,并获得六项提名后,却因为其中的六十七次吸烟镜头受到指责,最后,未能在重要奖项上折桂。连电影演员在电影之外的吸烟,也成为公众讨伐的对象。2009年1月,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弗被媒体拍到“哈利”始终烟不离手的样子,以及报道中对他每天抽烟二十支的描绘,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人们认为,一个以魔幻电影成名的青少年偶像,是不应该这样高调地抽烟的。
⑩梁文道说得好,之所以取消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就是要用这种有意的倡导,给人们这样一个印象:吸烟是不正常的。
⑾虽然有例外,但对吸烟有害的共识已经形成,大势已经无法挽回,于是,老烟鬼詹姆斯·邦德也不得不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但不抽烟,车上还有禁烟指示牌,而从詹姆斯·邦德的吸烟到不吸烟,隐约折射出将近一个世纪的新禁烟史。
(选自2012第10期《青年文摘》有删节)
9.请逐条概述人们对电影中吸烟镜头的认识变化过程。(3分)
10.第⑦小节说,有关国际组织将每年“世界无烟日”改到5月31日,“用心何其明白”。请你根据上下文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心。(3分)
11.第⑨节中所举的两个例子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12.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③小节说,在墨西哥的玛雅人神殿壁画上可看见吸烟的画面,表明从玛雅人开始就进行了烟草的种植和贸易,说明了烟草历史悠久。
B.第⑤小节说“烟草的麻烦渐渐来了”,“渐渐”一词说明人们对于吸烟态度转换有一个过程,最后才形成共识。
C.第⑥肯尼迪总统设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吸烟与健康问题,在报告出台后把香烟换成烟斗,表明他要给人民树立榜样的决心。
D.第⑦中的“被动吸烟”即吸“二手烟”,是指人们与吸烟者在一起受到的影响,它对健康的危害与主动吸烟同时被人们认识到。
13.文章以“不吸烟的007”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不吸烟的007(15分)
9.①香烟作为一项带着时尚印记的物件,进入电影之中;②影视剧里的吸烟镜头开始岌岌可危;③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常常成为众矢之的。
10.提醒人们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首先要让青少年远离香烟。
11.不能,从前一个事例说明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常常成为众矢之的,到后一个事例说明了连电影演员在电影之外的吸烟,也成为公众讨伐的对象,显示观众对电影人物不吸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反对吸烟的态度越来越坚决,所以不能对调。
12.B
13.以“不吸烟的007”为题,用人们熟知的电影人物,标题既醒目,又形象生动地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和内容(借人们对影视中吸烟镜头的态度变化来说明人们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过程);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神秘的运动常数(12分)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②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和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 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米。蜂鸟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振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 2~0.4之间。
④与蜂鸟形体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体长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尾巴摆动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每分钟30次左右,游动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0.4之间。
⑤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着这个神秘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⑥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他星球上真的存在飞行生物或游水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⑦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__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可能渗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晚。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的。
B.科学研究表明,空中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的运动并不完全是自由的。
C.美国军方研制出的机械鸟可能渗入敌方的机密要塞进行刺探。
D.海豚的形体要比蜂鸟大得多,但它们的运动常数却都落在0.2~0.4之间。
11.第③④两段运用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3分)
12.第⑤段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答:
13.神秘的“运动常数”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具有怎样的用途?(3分 )
答:
10.C(3分)(解析:原文为“着手研制”)
11.举例子、列数字(2分)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或“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常数在0. 2~0.4之间”)(3分)
12.不能。(0.5分)因为“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并不排除有特殊现象,(0.5分)去掉了就成了“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着这个神秘的常数”,(0.5分)这与事实不符合,不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0.5分)(3分)
13.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其曾经具有的运动速度;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3分)
一艘航母多少人才能玩转
郑文杰
①航空母舰之所以被视为一个国家海军力量的标志,不仅是因为其庞大的舰体和昂贵的造价,更因为在一艘航母上,往往集中了一个国家最顶尖的海军精英人员。正是有了这些操纵航空母舰的海上精英,有了驾驭舰载战斗机的海空雄鹰,航空母舰才成为一个国家海上力量的作战核心,而不是一艘漂浮在大海上的巨型轮船。
②自从航空母舰一诞生,它就成为操纵最复杂的水面舰艇之一。主要原因是,航空母舰除了军舰本身的操纵人员外,还有一部分海军航空兵__成员。这使得航空母舰在人员配备上往往要超过相同排水量级别的战列舰或者战列巡洋舰。像美军福莱斯特级、小鹰级这样的大型常规动力航母,其舰上一般载员4 000人以上;至于像尼米兹这样的巨型核动力航空母舰,载员达5 600余人。
③那么,一艘航空母舰,到底需要多少人才能玩得转?
④首先,是需要高水平的舰长。虽然舰长只有一名,但航空母舰舰长作为全舰的最高指挥官,其责任的重要程度自然最高。
⑤美国航母舰长都是海军上校以上军衔,美海军对航空母舰舰长和副舰长的要求非常严格,规定只有在舰上驾机起降过800 ~1 200次、有3 000小时以上的飞行记录、担任过飞行中队长或航母舰载机联队长职务的优秀指挥军官才有资格担任航母舰长和副舰长。
⑥其次,是对舰载航空兵__指挥官有严格的要求。航空母舰的威力,就在于舰载机这支远程攻击力量。一般来说,航母上的舰载机既有固定翼舰载机也有旋翼机,既有战斗机、攻击机,也有反潜机、预警机。这就需要舰载航空兵__指挥官具有极其丰富的飞行__指挥经验,熟悉甚至飞过几个不同机种。
⑦第三,就是舰载机飞行员。固定翼战斗机从航母上起降的风险更大。因此,相比一般的空军__,舰载机飞行员除了要具有高超的空战技术以外,还要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如果是常规动力航母,可载24架战斗、攻击机和6架直升机,那么需要的飞行员至少要60人。考虑到长期执行任务的可能性,飞行员的数量可能达到80 -100人。
⑧第四,就是航母各部门的部门长。航母是当之无愧的设置部门最多的舰艇。航母的特殊性决定了它除了拥有传统舰艇的作战、航海、武器、通信、机电、补给等部门以外,还必须设有针对舰载机、油料及挂载武器的保养、维护、安全等部门。如果是核动力航母,那么还需要有核动力维护、核辐射防护等专业技能的部门长。
⑨第五,就是庞大的各类专业技术军官和士官群体。他们同样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舰艇各部门,一部分则是在航空__各部门。美军航母甲板工作人员会按服装颜色来分类,例如白色是安全观察员、医生和着陆信号官,红色是弹药处理人员,绿色是弹射器操作员,黄色是飞机移动和起飞操纵员,紫色是航空燃料员等,其实这都是2 000多人的舰载航空兵__的一部分。
⑩买一艘或者造一艘航母不难,但是想要把航母使用好并保持良好的战斗力,需要大量的海军专业人才。而如果一个国家决定发展航母,那么将是对该国海军整体人才力量的一次提升。
5.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进行说明的。(2分)
6.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7.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③段有什么作用。(3分)
8.第②段“自从航空母舰一诞生,它就成为操纵最复杂的水面舰艇之一”句中, “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9.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中国“辽宁号”航母已经正式服役的看法。(3分)
5.是按照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
6.作诠释,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各1分)突出说明了航空母舰要比相同排水量级别的战列舰或者战列巡洋舰人员配备要多、操作更复杂的特点。(2分)
7.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航母需要大量人员配备的情况,又引出下文对一艘航母具体需要多少人才能玩转的介绍;内容上,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
8.不能。(1分)“之一”说明操纵最复杂的水面舰艇不止是航空母舰,还有其他舰艇。如果去掉,就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2分)
9.示例:“辽宁号”航母服役是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对我国海军整体人才力量的一次提升。“辽宁号”航母的正式服役对于增强海军防卫作战的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3分,言之有理即可)
为了揭开鸟类语言的秘密,科学家向大自然的鸟巢派出了不少“间谍”,这是一些袖珍电子仪器,包括能自动录音的微型__,与此同时,科学家又用望远镜或录像机仔细观察巢中鸟的一举一动,把叫声和活动对照起来研究,并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应用这些方法,弄清了不少“鸟语”的含义。
1977年英国巴思大学生物学家哈维博士别出心裁地设计制造了一枚“电子鸟蛋”。它可以测出鸟孵卵时的声音等多方面的情况。
鸟类的语言有哪些特点呢?
“鸟语”的含义极为丰富,有寻找配偶的鸣唱,也有互相联络的歌声,还有报警、示威、恫吓敌害的叫声等等。
鸟类“语言”中也有“方言”、“土语”。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鸟类学家佛令博士发现,正像美国人讲英语、法国人讲法语一样,美国乌鸦的“语言”和法国乌鸦的“语言”也不相同。佛令斯用高质量的录音带,录下美国宾夕法尼亚地方乌鸦的报警声,然后设法放给当地乌鸦听,它们会立刻飞走。可是。放给法国的乌鸦听,它们却无动于衷。反过来,播放法国乌鸦的报警声,宾夕法尼亚乌鸦也没有反应。看来,它们彼此“语言”不通。除了报警,其他像求偶、召唤、觅食等“语言”,法国和宾夕法尼亚乌鸦的“词汇”也不相同。
除乌鸦外,佛令斯在研究了海鸥以后,也发现有这种情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鸟类专家,对乌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编成一本《鸟类语言学辞典》。他们统计了二三千种的“语言”。
人类掌握了鸟语的秘密后,就有可能有目的地利用鸟语,定向地管理鸟类,使之为人类服务。在法国有人把乌鸦挣扎时的痛苦凄叫声用录音机录下。再拿到田间播放,临近的乌鸦听到这种声音就惊慌而逃。10天内,这群乌鸦再也不敢飞这个地方采。若用此法驱散群集飞机场的鸟类,避免飞机和它们相撞而失事,应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利用益鸟求偶或合群的召唤叫声的录音,可引来益鸟,使它们啄食害虫,保护森林和庄稼。 1.本文可分三大部分,请在下面的序号内用“‖标出”。
1 2 3 4 5 6 7 8
2.第1段中,为了揭开鸟类语言的秘密,科学家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作答。
3.第6段画横线文字,说明了鸟类的什么特点?
4. 第8段中,运用了一个例子,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5. 请简要分析第4段中“极为”这个词语的表达作用。
1.在2、3之间和7、8之间画。 2.(1)录取大自然的鸟巢中鸟的叫声; (2)观察巢中鸟的一举一动,把叫声和活动对照起来研究;(3)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所获得的大量数据。 3.鸟类“语言”中也有“方言”“土语”。 4.两 人类掌握了鸟语的秘密后,就有可能有目的地利用鸟语,定向地管理鸟类,使之为人类服务。 5.准确地说明了鸟语含义丰富的程度。
撒哈拉的变迁
“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在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
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勇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者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脚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1段末尾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
( )一一( )一( )一(沙漠)
3.第4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启示。
原因:
启示:
1.D 2.绿茵时代或青葱草原 希树草原 干矿草原 3.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降雨量和蒸发量的比例失调,降雨量少与蒸发量的趋势不可改变。 4.撒哈拉成为沙漠的原因是:(1)自然原因。由于季风雨的变化使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与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最后处于长期干旱而形成沙漠。(2)人为原因。人类对撒哈拉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撒哈拉大草原的沙漠化。撒哈拉犬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应该强化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活的空间,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①中国和巴西的科学家在我国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了一种新的翼龙化石。这件被科学家命名为“隐居森林翼龙”的化石,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是世界上最小的树栖翼龙化石。
②“隐居森林冀龙”的意思是隐藏、居住在森林中的冀龙,形象地反映了这种冀龙的树栖生活方式。森林中冀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体形巨大的进步的鸟掌冀龙类的祖先类群。被发现的森林冀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完好。它的嘴巴尖长,眼晴很大,嘴里的牙齿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属于无齿的冀龙。在此之前,科学家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有牙齿的冀龙化石,翼展约18厘米,科学家认为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③森林冀龙的冀展虽然仅为25厘米,但科学家分析认为它已经成长发育为一只能够展翅飞翔的年轻个体。这一新的龙冀化石因此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无齿的冀龙,也是白堊纪最小的冀龙,比发现于热河生物群的未孵化的冀龙胚胎(冀展约27厘米)还要小。
④冀龙是生物演化史上第一个成功飞向蓝天的爬行动物,曾经控制中生代天空1.6亿年之久。
1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隐居森林冀龙”的特征。(2分)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第②自然段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2分)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迄今为止”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隐居森林冀龙具有树栖生活、体形娇小、嘴巴尖长、眼晴很大、无齿、能飞翔的特征。
16.列数字(用“25厘米”“18厘米”准确地写出森林冀龙体形娇小);作比较满意形象地写出森林冀龙娇小的体形)打比方(用“婴幼儿” 生动形象地说明德国发现的冀龙更小)
17.不能。更准确地表达隐居森林冀龙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冀龙;不排除今后还有更小的冀龙发现的可能性。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