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9分)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7.请根据第一段文字概括一下什么是物候学。(4分)

8.请简要概括选文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4分)

9.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3分)

10.选文画线句子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1.结合课内外古诗词积累,写出与物候现象有关的两句诗。(4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1:45:19 免费下载:《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人教实验版)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A卷)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9分)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7.请根据第一段文字概括一下什么是物候学。(4分)

8.请简要概括选文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4分)

9.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3分)

10.选文画线句子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1.结合课内外古诗词积累,写出与物候现象有关的两句诗。(4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9分)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

本题关键词:自我劳动服务,全国气候分区,自我表现,自我提问法,中国建筑气候分区,自我发展阶段,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求,儿童自我意识,起昙现象;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