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用“/”给下列语句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1)其 此 之 谓 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 虽有嘉肴( ) (2) 不知其旨也( )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弗学,不知其善也
(2)其此之谓乎?
4.用原文中的词或语句填空
(1)选文开头用“嘉肴”与“ ”进行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2)文中认为,把知识教给别人,这之后才能“ ”,由此才会“ ”。
(3)选文提出的中心观点是“ ”。
1、(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其/此之谓乎
2、(1)即使 (2) 甘美
3、(1)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4、(1)至道(2)知困 自强 (3)教学相长(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知其旨也( ) ②然后能自反也( ) ③然后能自强也(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兑命》曰:“学学半。”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B.、开头以“虽有嘉肴”为例子,说明了教与学要互相促进的道理。
C.、“教学相长”与“学学半”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D.、“学学半”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面“教学相长”的补充论证。
1①旨:甘美 ②反:反省 ③强:勉励
2①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好处。
②《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3D
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 教学相长也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D.其/此之谓乎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能学习一半。两者意思完全相同。
B.作者先以美味佳肴作比喻,然后引出真正要说的“学”的问题,这种写法,形象感知在先,抽象论理在后,使读者容易感知,从而将道理论说得明白易懂。
C.“教学相长”“学学半”都是因为我们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D.文章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略
2.B
3.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兑命》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4. A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 教学相长也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D.其/此之谓乎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能学习一半。两者意思完全相同。
B.作者先以美味佳肴作比喻,然后引出真正要说的“学”的问题,这种写法,形象感知在先,抽象论理在后,使读者容易感知,从而将道理论说得明白易懂。
C.“教学相长”“学学半”都是因为我们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D.文章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略
2.B
3.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兑命》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4. A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 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课内文言文阅读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不知其旨也: (2)自强: (3)学学半:
2、翻译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3、(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
1、 旨:甘美 强:勉励 学:教
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不懂的地方。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3、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教学相长也。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句子翻译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两处朗读节奏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认识。
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其中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开放性试题,结合自己的学习来谈,可参见课后习题。
文言文阅读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①虽有嘉肴 ( ) ②教然后知困( )
③然后能自强也( ) ④教学相长 ( )
2.把下列句中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②“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教学相长”与“学学半”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但它们也有不同,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不同点,并说说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3分)
1.(4分)
①(即使 ) ②(不通,理解不了)
③(勉励 ) ④(促进,增长 )
2.(4分)
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②“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3. (3分)
不同点:“教学相长”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学学半”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
关系:“教学相长”是本文的中心观点,作者引用《兑命》中的“学学半”是对观点进一步加强论证。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9.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此之谓乎 B.其此/之谓乎
C.其此之/谓乎 D.其此之谓/乎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1)是故古之王者( ) (2)教然后知困( )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2.【甲】文论述的重点是什么?(2分)
13.任选一篇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A
[47cac0d3b30f9f9c.jpg]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虽有至道 至道: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强: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7. 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2分
[ab56c0c56bc8db85.jpg]
文言文古诗阅读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虽有嘉肴 ( ) (2) 不知其旨也( ) (3) 教然后知困 ( )
(4)然后能自强( )(5)学学半( ) (6)其此之谓乎( )
2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本文给你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