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月下剪影》回答问题。
她是个单身母亲,和女儿相依为命。女儿叫樊玲,在学校是学生会干部,品学兼优。但如花般的樊玲却患上了病——血癌,查出时已是晚期,无药可救。
躺在家中的小床上,樊玲并不睡,睁大着眼睛,望向窗外,望向对面的楼顶。因为那楼上经常有吉他的旋律传出。
女儿问:“妈,恋爱是什么样子的?我这一生是活不到能恋爱的年龄了,没办法知道恋爱的滋味了,你能不能给我说说。”
她着实着了慌,女儿才l6岁,不该有这样的感情。她如临大敌地拿着纸条去找了樊玲的班主任,从班主任那里,她终于了解到情况,那男孩和樊玲同班,也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家就在她家对面的那幢楼里。
两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可不能被早恋给毁了。她又慌乱地去对面那幢楼里,找那男孩的父母。三个大人为两个孩子忧心如焚,为了掐断那朦胧的感情,男孩的父母开始搬家,为孩子转校。
一日的徘徊之后,她决定为女儿做点事。她去购买吉他弹奏的磁带。她本来还打算去买一把吉他的,但终是没能舍得。为女儿治病,已使家中的经济十分窘迫。
晚上,她拿着磁带和单放机去了对面的楼顶,还带去了一把笤帚。夜晚的楼顶光线幽暗,她想,她是抱着一把笤帚还是抱着一把吉他,望向这里的女儿一定分辨不出来。
她抱着笤帚,站在__的楼顶,站在秋寒的夜风里,开始播放那盒吉他磁带。她就那么站着,让女儿望得到她的身影。这样的夜晚,女儿是看不清楼顶的人的,她一定以为,她就是那个男孩。
回到家里,她还是有些担心,试探女儿:“那孩子快半年没弹吉他了,今天又弹了,你听到没有?”
樊玲频频点头,眼里溢满了泪水:“那是为我弹的。妈,那是爱呢。”
她背过身去抹泪。女儿并没看出端倪,她成功地骗了女儿。只是,自己这样做,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
没有什么正确与错误的区分,能让女儿在有限的时日里感到快乐,这就是对的。她天天夜里去对面的楼顶,怀抱着笤帚,对着女儿的窗口,站在吉他的曲子里,一站就是一个小时。第十二个夜晚,当她拖着笤帚回家时,樊玲已永远闭上了她的眼睛。樊玲,这个花季女孩,伴着吉他的旋律,去了。
她为女儿整理遗物,在女儿的枕头底下发现了一张剪纸:一轮弯弯的月亮下面,一个长发妇女怀抱吉他站在楼顶。这张剪纸是贴在一张白纸上的,白纸的底下,写着一行字,是樊玲的笔迹:“妈,别难过,我走得很幸福。因为,在最后的日子里,我享受到了最伟大的爱。谢谢你。”
1.血癌晚期的樊玲为什么老是睁大着眼睛望向对面的楼顶?
2.结合上下文,写出文中画线句“那是为我弹的。妈,那是爱呢。”中“爱”的真实含义。
3.有人认为文中的这位母亲的做法是欺骗女儿的行为,你认为她这样做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
4.你认为文中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说说理由。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对这位母亲说句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