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做1—5题。
嫦娥奔月路上的艰辛(节选)
郭之文
对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执行的飞行任务而言,发射成功只是完成了第一步。专家表示, 在发射成功之后,“嫦娥一号”卫星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还将经过加速、轨道修正、制动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其中三个环节至关重要。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后,将在调相轨道绕地运行数日。之后,嫦娥一号卫星将迎来实施地月轨道转移的关键时刻。只有迈过这道门槛,嫦娥一号卫星才能进入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真正奔向月球。
嫦娥一号卫星在奔月轨道飞行116小时左右将接近月球。此时,高速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将实施首次“刹车制动”,确保自己被月球捕获。只有成功被月球捕获,来自中国的“嫦娥”才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而一旦出现闪失,中国“嫦娥”或将与月球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或将撞击月球。
在被月球捕获之后,嫦娥一号卫星还将经过两次近月制动,才能从大椭圆轨道进入距离 200公里的工作轨道。通过数日的在轨测试后,卫星有效载荷将全部打开开始工作。只有成功传输回相关探测数据后,才表明嫦娥一号卫星的科学探测计划开始顺利实施。
至此,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方才真正宣布“获得成功”。
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一年,还将面临两次考验—月蚀考验。
发生月蚀时,太阳光线被地球挡住,无法直接照射到月球,此时围绕月球运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将和月球一起进入几个小时的__时光。嫦娥一号在绕月运行过程中,主要依靠卫星上的太阳能帆板接受太阳照射发电,而在长达几小时的__期内,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无法工作。另外,由于没有太阳的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最低可达零下一百三十摄氏度左右,对卫星上的各种设备是一个考验。针对这些影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们提高了卫星自带蓄电池的性能,同时设法让嫦娥一号在月蚀期间“节衣缩食”。除保证最基本的部件用电外,卫星上其它部件尤其是“耗电大户”们将暂时停止工作。
(选自《中国科技纵横2007年11号》有改动)
1.嫦娥奔月的三大关键环节是什么?
A.
B.
C.
2.根据文章内容,写出“嫦娥一号卫星”奔月之旅变轨过程。
升空→ → → →
3.从本文中看出,“嫦娥一号卫星”奔月之旅中实施几次“制动”?每次“制动”的作用是什么?
4.月蚀对“嫦娥一号卫星”带来哪些影响?针对这些影响,专家们采取了什么措施?
5.本文在说明“嫦娥一号卫星”面临月蚀考验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说说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