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求学之路

(1)女孩从外面砍完了柴草回家,把柴草放在地上,她忘记了累,而是踮起脚尖,看着树枝上的小鸟飞向了蓝天。

(2)“奶奶,我求求爸爸,他会答应吗?”女孩对正在烧饭的奶奶说。奶奶望着女孩许久,叹了口气不说话。

(3)母亲从地里收工回家,女孩看着母亲,问:“妈妈,你看这件事?”母亲皱了皱眉头,也望了一眼刚刚从树枝上飞走的小鸟,说:“过几天,等你爸爸过年回家再说吧。”

(4)A.冬天的夕阳落得早,但却绚丽得冷艳、凄楚。女孩望着村口的路,天天望。终于看到了父亲在夕阳的光晕中,如期地归来了。望着日渐消瘦的父亲,背着简易的旅行包,披着一身尘土与疲惫,女孩迟疑了,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5)父亲回家的第一天晚上吃饭时,谁也没有谈到学费的事,父亲的心情也比较好。饭后,奶奶睡了,女孩用求救的目光看了一眼母亲,母亲在一边纳鞋底并没有说话,女孩只好鼓足勇气,对正在一边闷头吸烟的父亲说:“爸爸,我还想复读一年,我不可以放弃。”

(6)父亲的脸紧锁不展,他只是默默地吸烟。女孩继续大胆地说:“你知道的,只有知识,才能够改变命运!”

(7)此时,烟雾弥漫了整个房间,父亲站起身,用眼睛瞪了她一眼,大家都不吭声了,只听见隔壁大院子里的邻居,喊孩子回家休息的声音。父亲踱着步子,忽然停下步子说:“你还想读书?你怎么就不看看你妈妈头上的白发?”

(8)女孩愣了一下,心如刀绞一般。那天,女孩在房里默默地哭了一整夜。

(9)日子是平静的,父亲和母亲一起下地,每天收工回来得比平时更晚,每天都显得精 疲力竭。女孩知道地里的活,永远做不完。

(10)村子里的人们都从外面打工回来了,闲暇时互相串门儿聊天,每次见到女孩的父亲 就说:“她都这么大了,应该出去挣钱了,反正她是女孩,迟早都是要嫁人的,还不如让她早点出去挣钱,帮帮你们。”

(11)家里的人每次听了,都沉默无言。

(12)过了春节,眼看着父亲又要出门打工走了,学校就要开学,女孩越来越绝望。就在 离开学的前一天,母亲走进了女孩的房间,拿出装在包里的钱递给了她说:“你爸爸说了, 女孩怎么了,女孩也和男孩一样,你就自己好好地努力吧!我们一家人的希望可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你爸爸这几年身子骨还行,还能苦两年。”

(13)女孩的泪水流下了双颊。B.窗外已经萌出苞蕾的杨柳枝条,在暮冬初春的阳光下 摇曳着!

(14)年初七的夜晚,女孩送走了南下的父亲,又踏上回校的路。外面虽然下着小雨,却 没有风,但寒气依然逼人,女孩的心中充满希望。 (选自《扬子晚报》)

1.文中(8)、⒀段先后两次写了“姑娘”的“哭”,请说出其原因。

第一次“女孩在房里默默地哭了一整夜”因为

第二次“女孩的泪水流下了双颊”,因为

2.文中(7)段中写父亲“用眼睛瞪了她一眼”,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父亲这一举动的。

3.文中划线A.句和B.句都属于写景,请分别说出其表达作用。

A

B

4.有人认为文中村子里的人对“女孩”父亲说的话“她都这么大了……帮帮你们。”是多余之笔,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说出理由。

5.文章一开头“……踮起脚尖,看着树枝上的小鸟飞向了蓝天。”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女孩”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1:23:31 免费下载:《2010-2011学年度日照市五莲县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调查》Word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求学之路

(1)女孩从外面砍完了柴草回家,把柴草放在地上,她忘记了累,而是踮起脚尖,看着树枝上的小鸟飞向了蓝天。

(2)“奶奶,我求求爸爸,他会答应吗?”女孩对正在烧饭的奶奶说。奶奶望着女孩许久,叹了口气不说话。

(3)母亲从地里收工回家,女孩看着母亲,问:“妈妈,你看这件事?”母亲皱了皱眉头,也望了一眼刚刚从树枝上飞走的小鸟,说:“过几天,等你爸爸过年回家再说吧。”

(4)A.冬天的夕阳落得早,但却绚丽得冷艳、凄楚。女孩望着村口的路,天天望。终于看到了父亲在夕阳的光晕中,如期地归来了。望着日渐消瘦的父亲,背着简易的旅行包,披着一身尘土与疲惫,女孩迟疑了,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5)父亲回家的第一天晚上吃饭时,谁也没有谈到学费的事,父亲的心情也比较好。饭后,奶奶睡了,女孩用求救的目光看了一眼母亲,母亲在一边纳鞋底并没有说话,女孩只好鼓足勇气,对正在一边闷头吸烟的父亲说:“爸爸,我还想复读一年,我不可以放弃。”

(6)父亲的脸紧锁不展,他只是默默地吸烟。女孩继续大胆地说:“你知道的,只有知识,才能够改变命运!”

(7)此时,烟雾弥漫了整个房间,父亲站起身,用眼睛瞪了她一眼,大家都不吭声了,只听见隔壁大院子里的邻居,喊孩子回家休息的声音。父亲踱着步子,忽然停下步子说:“你还想读书?你怎么就不看看你妈妈头上的白发?”

(8)女孩愣了一下,心如刀绞一般。那天,女孩在房里默默地哭了一整夜。

(9)日子是平静的,父亲和母亲一起下地,每天收工回来得比平时更晚,每天都显得精 疲力竭。女孩知道地里的活,永远做不完。

(10)村子里的人们都从外面打工回来了,闲暇时互相串门儿聊天,每次见到女孩的父亲 就说:“她都这么大了,应该出去挣钱了,反正她是女孩,迟早都是要嫁人的,还不如让她早点出去挣钱,帮帮你们。”

(11)家里的人每次听了,都沉默无言。

(12)过了春节,眼看着父亲又要出门打工走了,学校就要开学,女孩越来越绝望。就在 离开学的前一天,母亲走进了女孩的房间,拿出装在包里的钱递给了她说:“你爸爸说了, 女孩怎么了,女孩也和男孩一样,你就自己好好地努力吧!我们一家人的希望可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你爸爸这几年身子骨还行,还能苦两年。”

(13)女孩的泪水流下了双颊。B.窗外已经萌出苞蕾的杨柳枝条,在暮冬初春的阳光下 摇曳着!

(14)年初七的夜晚,女孩送走了南下的父亲,又踏上回校的路。外面虽然下着小雨,却 没有风,但寒气依然逼人,女孩的心中充满希望。 (选自《扬子晚报》)

1.文中(8)、⒀段先后两次写了“姑娘”的“哭”,请说出其原因。

第一次“女孩在房里默默地哭了一整夜”因为

第二次“女孩的泪水流下了双颊”,因为

2.文中(7)段中写父亲“用眼睛瞪了她一眼”,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父亲这一举动的。

3.文中划线A.句和B.句都属于写景,请分别说出其表达作用。

A

B

4.有人认为文中村子里的人对“女孩”父亲说的话“她都这么大了……帮帮你们。”是多余之笔,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说出理由。

5.文章一开头“……踮起脚尖,看着树枝上的小鸟飞向了蓝天。”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女孩”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求学之路      (1)女孩从外面砍完了柴草回家,把柴草放在地上,她忘记了累,而是踮起脚尖,看着树枝上的小鸟飞向了蓝天。

本题关键词:苦草1,草石蚕1,龙须草1,接骨草1,挖耳草1,露水草1,完全胃肠外营养,弗式完成佐剂,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