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①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曾子②之妻之市,其子随妻而泣。其母曰:“母还,顾反为汝杀彘③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节选自《韩非子•曾子杀彘》)

①辩,有的版本作“辨”。②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③彘:zhì,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与: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

③曾子之妻之市 之: ④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止:

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译文:

3.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举出两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

4.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33:42 免费下载:《2013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比较阅读》Word试卷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①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曾子②之妻之市,其子随妻而泣。其母曰:“母还,顾反为汝杀彘③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节选自《韩非子•曾子杀彘》)

①辩,有的版本作“辨”。②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③彘:zhì,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与: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

③曾子之妻之市 之: ④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止:

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译文:

3.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举出两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

4.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①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

本题关键词:用人之长原则,寒则热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寒之,受盛之官,朵而牌减之胶囊,不惑之年,呼吸不规则,实而不满;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