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7.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 )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其真无马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
才美不外见
执策而临之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18.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6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 068 |
字词 | 意思 | 例句 | 译句 |
骈死 | 并列而死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
安 | | | |
道 | | | |
19.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整理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20.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2分)
21.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
C.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33:01
免费下载:《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7.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 )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其真无马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
才美不外见
执策而临之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18.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6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 068 |
字词 | 意思 | 例句 | 译句 |
骈死 | 并列而死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
安 | | | |
道 | | | |
19.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整理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20.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2分)
21.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
C.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本题关键词:千里马牌保健饮料,肝常有余,亚伯拉罕·马斯洛,伯乐树,不动产所有权,马黛牌马黛茶,马宝,海马,马草,马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