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18题。(共12分)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治水必躬亲》)
【乙】伊犁城中无井,皆汲①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②汲须修绠③耳。知古称雍州④厚土水深,灼然⑤不谬。 (清·纪昀《伊犁凿井》)
注释:①汲:打水。②特:只,只是。③修绠(gěng):长绳子。④雍州:古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泛指西北地区。⑤灼然:明明白白。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或短语。(4分)
⑴非咨询不穷其致( ) ⑵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
⑶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⑷苟其下无水( )
⑸灼然不谬( )
1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中“是”指代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强调了什么。(3分)
17.将乙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8.乙文体现出来的事理与甲文中的哪一处相照应?(用原文回答。2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32:59
免费下载:《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18题。(共12分)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治水必躬亲》)
【乙】伊犁城中无井,皆汲①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②汲须修绠③耳。知古称雍州④厚土水深,灼然⑤不谬。 (清·纪昀《伊犁凿井》)
注释:①汲:打水。②特:只,只是。③修绠(gěng):长绳子。④雍州:古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泛指西北地区。⑤灼然:明明白白。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或短语。(4分)
⑴非咨询不穷其致( ) ⑵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
⑶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⑷苟其下无水( )
⑸灼然不谬( )
1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中“是”指代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强调了什么。(3分)
17.将乙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8.乙文体现出来的事理与甲文中的哪一处相照应?(用原文回答。2分)
本题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不成文法,不可移动文物范围,不可抗力,不可逆性,不可抗拒性,不可抵押物,不可逆性损伤,不可抗力原则,不可逆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