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①少:稍、略。②土断:山势突然断落,形成峭壁。③垠:边界、界限。④睥睨:女墙,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梁欐:房屋的大梁。⑤堡坞:像小城堡的石头。⑥洞然:石子击水声。⑦激越:声音高亢。⑧箭:箭竹,一种竹子。⑨奇而坚:形状奇特,质地坚硬。⑩疏数偃仰:疏、密、伏、起。

7.甲文中的“闲人”是指 的人;乙文中的“ ”四字与《小石潭记》中的“蒙络摇缀”结构相似。(2分)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相与于中庭 步: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3)自西山道口北 径:

【帮帮你】请回忆《狼》中的“一狼径去”。

(4)其一西出 西:

9.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2)环之可上,望甚远。

10.请借助想象,为下面语句所描写的美景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60字)(4分)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31:38 免费下载:《太原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第二次测评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①少:稍、略。②土断:山势突然断落,形成峭壁。③垠:边界、界限。④睥睨:女墙,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梁欐:房屋的大梁。⑤堡坞:像小城堡的石头。⑥洞然:石子击水声。⑦激越:声音高亢。⑧箭:箭竹,一种竹子。⑨奇而坚:形状奇特,质地坚硬。⑩疏数偃仰:疏、密、伏、起。

7.甲文中的“闲人”是指 的人;乙文中的“ ”四字与《小石潭记》中的“蒙络摇缀”结构相似。(2分)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相与于中庭 步: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3)自西山道口北 径:

【帮帮你】请回忆《狼》中的“一狼径去”。

(4)其一西出 西:

9.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2)环之可上,望甚远。

10.请借助想象,为下面语句所描写的美景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60字)(4分)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本题关键词:文言文翻译原则,二十六味通经散,望色十法,三十六荡,十二井,十面埋伏,《十面埋伏》,二十六味通经胶囊,皓月牌欣月胶囊,十不吊原则;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