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本文作者是 朝的文学家、哲学家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1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仙”、“龙”比喻陋室的“室主”。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了交往宾客的身份,以此表明作者孤傲的心情。
C.从文中看,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
D.作者把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表达了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31:26
免费下载:《上海市奉贤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本文作者是 朝的文学家、哲学家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1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仙”、“龙”比喻陋室的“室主”。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了交往宾客的身份,以此表明作者孤傲的心情。
C.从文中看,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
D.作者把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表达了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本题关键词:不规则热,不规则骨,有利原则,有益原则,呼吸不规则,不规则出血,四不准原则,呕吐不规则,五不挂原则,不规则肽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