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丙午之春,先以度岁①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李渔《闲情偶寄》)
注:①度岁:这里指过年。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7.用原文回答:甲文的中心句是“ ”;甲文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语句是“ ”;乙文中作者“ ”的行为突出显示了他对水仙的喜爱之情。(3分)
8.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濯清涟而不妖 濯: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3)欲购无资 欲:
(4)请已之 已:
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
1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动植物往往会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说说下面诗词句子中,“花落”和“落红”各自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
(2)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31:04
免费下载:《山西省太原市2012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二)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丙午之春,先以度岁①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李渔《闲情偶寄》)
注:①度岁:这里指过年。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7.用原文回答:甲文的中心句是“ ”;甲文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语句是“ ”;乙文中作者“ ”的行为突出显示了他对水仙的喜爱之情。(3分)
8.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濯清涟而不妖 濯: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3)欲购无资 欲:
(4)请已之 已:
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
1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动植物往往会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说说下面诗词句子中,“花落”和“落红”各自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
(2)
本题关键词:陶渊明,爱琴文化,爱琴文化建筑,水木草,爱因斯坦天文台,爱民牌甘花茶,可爱的肝油丸,可爱复叶耳蕨,世顺牌爱心胶囊,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