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选文作者韩愈是 代(朝代) 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食之不能尽其材( ) (2)策之不以其道( )

(3)伯乐虽善知马( ) (4)不为虚语矣( )

3.文中的“良马”和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都喻指什么?

4.文中的“天下无马”和文中的“马群遂空”的含义有何不同?

5.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简要阐述。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9:13 免费下载:《2013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比较阅读》Word试卷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选文作者韩愈是 代(朝代) 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食之不能尽其材( ) (2)策之不以其道( )

(3)伯乐虽善知马( ) (4)不为虚语矣( )

3.文中的“良马”和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都喻指什么?

4.文中的“天下无马”和文中的“马群遂空”的含义有何不同?

5.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简要阐述。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本题关键词:真本世牌真本世酒,中世纪,曾世荣,顾世澄,中世一牌中世一饮料,盖世宝片,寿世保元,微观世界,开元盛世,现实世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