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8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2分)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树林阴( ) (2)而不知太守之其乐 ( )

(3)月色入( ) (4)无与为乐者( )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水落石出者 山不加增B.禽鸟知山林乐 岂他人过哉

C. 醒能述文者 其境过清 D. 相与步中庭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分)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分)

9.欧阳修与苏轼同是被贬之人,他们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细微差别,请说出他们的异同点。(4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6:57 免费下载:《福建省石狮市2014年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8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2分)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树林阴( ) (2)而不知太守之其乐 ( )

(3)月色入( ) (4)无与为乐者( )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水落石出者 山不加增B.禽鸟知山林乐 岂他人过哉

C. 醒能述文者 其境过清 D. 相与步中庭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分)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分)

9.欧阳修与苏轼同是被贬之人,他们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细微差别,请说出他们的异同点。(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8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

本题关键词:南朝山水诗开创者,朵而牌减之胶囊,水文情势变化,开挖面变形,归档文件,两汉天文学成就,甲骨文,抗结核两段化疗,实而不满,伏而后发;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