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6小题。(12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13.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妙手回春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
(1) (2) 。
16.(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2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6:38 免费下载:《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旗大雁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6小题。(12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13.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妙手回春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
(1) (2) 。
16.(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2分)

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6小题。(12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本题关键词:小儿阅读障碍,阅读训练,阅读中枢,阅读新知法,阅读理解策略,查阅文献法,金标数码定量阅读仪,文字部分,阅览室,两汉天文学成就;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