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huī)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廿二日天稍和
(2)柔梢披风
(3)麦田浅鬣寸许
(4)呷浪之鳞
2.与“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的“于”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C.于是鸱得腐鼠(《庄子·惠子相梁》)
D.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翻译下列句子。
(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请找出其中一句,品味其表达效果。
5.(2013·东莞)第①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
6.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找出来并说说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及其所包含的哲理。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5:12
免费下载:《2015年中考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答案)》Word试卷
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huī)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廿二日天稍和
(2)柔梢披风
(3)麦田浅鬣寸许
(4)呷浪之鳞
2.与“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的“于”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C.于是鸱得腐鼠(《庄子·惠子相梁》)
D.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翻译下列句子。
(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请找出其中一句,品味其表达效果。
5.(2013·东莞)第①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
6.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找出来并说说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及其所包含的哲理。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本题关键词:风寒感冒药,风寒感冒颗粒,风寒,风寒感冒宁颗粒,感冒风寒束表证,风寒泻,风寒证,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出风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