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卷】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 1题。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四]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 过晋国,同行者诳之。 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指社(祭祀的神社) 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 指舍曰:“此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 指垅(坟墓)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 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欺哄)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 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率妻子邑人来此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
B. 晋陶渊明爱菊 故人不亲其亲
C. 斯人,吾谁与归 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
D. 及燕,真见燕国之城社 多助之,天下顺之
8 . 从文段中分别找出当“详细”“应当”“探求”“禁受”讲的词语,并依次写下来。

9 . 与“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停数日,辞去 B.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C. 此先人之庐 D. 咨臣以当世之事
10 .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 3)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译文:

11.你学过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文章,请简要写出他们品格相同与不同之处。

答:

7.B

8. 具 宜 求 禁

9. D

10 .(1)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村人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2)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或喜或悲。(3)同行的人指着晋国的都邑说:“这是燕国的都邑。”那人听后,变了神色。

11 . 相同点:自身品格高洁。不同点:陶渊明,厌恶官场,辞官归隐,出世思想。周敦颐,在污浊的世间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016·湖南省张家界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1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自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尔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佥授之,封识宛然。(选自《东轩笔录》)

【注释】①悴:困苦。②睢(suī)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术者:术士。古代大多指有一定技能的人。④病笃:病重。⑤通“纳”,放入。⑥俾(bì):使。⑦宛然:依然如故。

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所有甚于死者( )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3)术者病笃( ) (4)今汝成立( )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2)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

译文:

11.试用【甲】文的主要观点,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评价范仲淹。

答:

9.  (1)厌恶(2)如果,假使,假如(3)适逢,正赶上(4)长大成人

10. (1)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就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怀中。

11. 【甲】文的主要的观点是“舍生取义”,【乙】文中范仲淹虽然贫困,面对秘方和白金客毫不动心,多年后将秘方和白金交付死者的儿子,为人正直,守承诺。范仲淹坚持自己的做人准则,知羞明耻,是心中有“义”的人

【2016·陕西卷】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甲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凡人多子孙为大官 ( ) (2)余官二十年 ( )

(3)四僵劲不能动 ( ) (4)白玉之环 (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余少慰 余不愿大官

B. 但愿为读书明理君子 戴朱缨宝饰

C. 可处乐 衾拥覆

D. 太丰吾不敢也 余缊袍敝衣处其间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译文:

20.【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他们共同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

17.(1)希望,盼望(2)做,当 (3)同“肢”,四肢 (4)腰间佩带

18.B

19.你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

20.勤奋,自持,能吃苦(或刻苦)

【2016·青海省西宁卷】

阅读《河中石兽》,回答问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山门圮于河( )

⑵湮于沙上 ( )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⑴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 )

⑵沿河求,不亦颠乎?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一句。

译:

14.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答:

1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

11.⑴圮 (倒塌  )     ⑵湮 (埋没)              

12.⑴于(介词,在 )   ⑵之(代词,指代二石兽)   

13.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14.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写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1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016·辽宁省丹东卷】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0-22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逸)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精骑集》序(节选)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③,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劳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④为若干卷。

(原文有改动)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善:认为……是对的。⑧勒:编辑。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送之 ( ) (2)援疑理( )

(3)负此自放( ) (4)故虽有勤苦之( )

21.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译文:

(2)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译文:

2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中宋濂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无师的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一困难的?

答:

(2)【乙】文中秦观在治学的道路上遇到了善忘的问题,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答:

20. (1)跑。 (2)询问。⑶但是,可是。    ⑷劳累。

21. ⑴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⑵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

22.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

【2016·辽宁省沈阳卷】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选自《留侯论》,有删节)

【注释】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必有人之节     能面刺寡人之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B.匹夫辱       自非亭午夜分,不曦月 (《三峡》)

C.而其志甚也     亲贤臣,小人 (《出师表》)

D.而轻用锋       既出,得船 (《桃花源记》)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卒然临之而不惊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由 此 观 之 犹 有 刚 强 不 能 忍 之 气 非 子 房 其 谁 全 之

10.【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     ;【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     

7.D

8.(1)突然面对意外而不慌乱。(2)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

9.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10.【甲】逆境(磨难、困境亦可)【乙】忍耐

【2016·安徽卷】

:卖。

④仰:依赖、依靠。⑤我曹:我们。

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心之( )(2)继盛子弟秀者百余人( )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

译文:

16.“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心中很有威望。请写出番民“信爱”杨继盛的原因。

答:

9.宋或北宋  范仲淹

10. (1)特指官吏降职,外调(2)完全(3)迫近(4)日光

11.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2.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对比。或突出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围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民忧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答即可。

14. (1)爱好、喜欢(2)选拔、挑选

15.于是告诉了哥哥,请求自己也能够跟着私塾老师一起学习。

16.兴办教育,聘请塾师,教化子弟,资助学生。

【2016·河北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题。

邵民瞻为东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东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日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徒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11,见东坡,泣自若12。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13,遂举以售诸14人。吾今日迁徒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1516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东坡亦为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东坡因再三慰抚,徐17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18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19,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20迎母还旧第,竟不索21其直22

【注释】①邵民瞻:人名。②东坡:苏轼的号。③五百缗:五百贯钱。④倾囊:尽出其所有。⑤偿:偿还。⑥卜:选择。⑦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⑧得日:过了几天。⑨徙倚:走过去斜带着。⑩何其:多么。11老妪:老妇。12自若:依然如故。13不肖:不成材。14诸:相当于“之于”。15诀别:分别。16宁:难道。17徐:慢慢地。18售:这里是“买”的意思。19券:契据。20翌日:次日。21索:求取。22直:通“值”,价钱。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妇人哭声极哀 闻:

(2)东坡亦为怆然 怆然:

(3)命取屋券,对妪焚之 即:_ _______

(4)不索其直 竟:_ _______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吾今日迁徒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译文:

(2)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译文:

10.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叙写的故事。

答:

11.从“夜与邵步月”这句话,你会联想到《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哪个情境?

答:

7.(1)听到(听见)(2)悲伤(忧伤)的样子(3)立即(马上)(4竟然)

8.吾今日迁徒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

9.(1)东坡询问老妇为什么忍痛到这种地步。(2)就是东坡用五百贯钱所买到的住宅。

10.苏东坡无偿退还老妇宅第。

11.示例一:东坡与张怀民月下在庭院中一起散步。示例二:相与步于中庭。示例三:夜与怀民步月

【2016·江西卷】

(二)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短文,完成第8-11题。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你谓我堪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

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注】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②鸡子:鸡蛋。③筯(zhù):筷子。④内:通“纳”。⑤啮(niè):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许。杜、许,不译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⑧堪:能够胜任。⑨定:到底。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于地取内/口中B.啮破/即吐之C.谢无奕/性粗强D.事行/便拜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瞋( ) (2)数( ) (3)阙(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译文:

(2)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译文:

11.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8.【答案】A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瞋(同“嗔”,发怒意思) (2)数(诘责,数落) (3)阙(缺少)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答案】鸡蛋在地上不停地旋转,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成功。(2)【答案】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11.【答案】王蓝田性格急躁,但懂得忍让(宽容别人),为人坦率。

【2016·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卷】

(二)阅读《公输》,完成16-19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于圣于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

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

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话,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巨之弟于禽滑厘

等三百人,已持巨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巨,不能绝也。”

楚王日:“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公输盘( ) (2)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

(3)杀臣,不能绝也( ) (4)不可谓知类(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胡不已乎?

译文:

(2)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译文:

18.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

B.此诚危急存亡秋也 公输子意不过欲杀臣

C.斗折蛇行,明灭可 胡不我于王

D.公输盘我为云梯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19.文段划线句中,墨子连说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什么?体现了墨家的什么思想主张?

答:

16.(1)“诎”通“屈”,理屈(2)入侵(名词作动词) (3)即使(4)明白事理

17.(1)但是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2)公输盘攻城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术还绰绰有余。

18.B

19.墨子连说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步步深人地揭示公输盘“义”的欺骗性,使公输盘陷入前后矛盾之中。体现了墨家“非攻”“兼爱”(反对不义之战)的思想主张。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