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①,民颇病涉②。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③,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蘧蒢④、刍稿⑤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蘧藤中,候干,则以水车汰⑥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陆途:陆路,地面上的道路。②病涉:文中指苦于涉水行走。③泽国:文中指低洼积水之地。④蘧蒢(qú chú):古代指用竹子或芦苇编织而成的席子,文中指芦席之类。⑤刍(chú)稿:文中指草把子。⑥汰(quán):本指河水下落,这里是“抽干水”、“把水排掉”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人皆伏其精练 ( ) (2)便实钉之 ( )
(3)但苏州皆泽国 ( ) (4)相去三尺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蘧蒢、刍稿为墙 以通南北之水
B.墙间六丈皆土 皆浅水
C.久欲为长堤 方为秋田之害
D.又为一墙,亦如此 匠师如其言
3.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3)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4. 本文选自《梦溪笔谈》,描述了巧修苏昆长堤之事,读了选文后,你们在解决问题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3:16
免费下载:《泰山初中七年级语文12月份练习题含答案》Word试卷
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①,民颇病涉②。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③,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蘧蒢④、刍稿⑤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蘧藤中,候干,则以水车汰⑥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陆途:陆路,地面上的道路。②病涉:文中指苦于涉水行走。③泽国:文中指低洼积水之地。④蘧蒢(qú chú):古代指用竹子或芦苇编织而成的席子,文中指芦席之类。⑤刍(chú)稿:文中指草把子。⑥汰(quán):本指河水下落,这里是“抽干水”、“把水排掉”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人皆伏其精练 ( ) (2)便实钉之 ( )
(3)但苏州皆泽国 ( ) (4)相去三尺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蘧蒢、刍稿为墙 以通南北之水
B.墙间六丈皆土 皆浅水
C.久欲为长堤 方为秋田之害
D.又为一墙,亦如此 匠师如其言
3.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3)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4. 本文选自《梦溪笔谈》,描述了巧修苏昆长堤之事,读了选文后,你们在解决问题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本题关键词:行为无效,皆伐,水苏,无压水,皆伐法,水苏牌水苏冲剂,人为导水通道,苏州,嘉祐本草,无权代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