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

【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乙】(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1.甲文选自《 》,乙文选自《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乙文作者是清朝的

2.翻译甲文的划线句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从借书的角度,表现少年袁枚对阅读的渴求已达到痴迷的状态。

B.文从读书的角度,表现孔子和苏东坡阅读名著的钻研探究精神。

C.甲文以自身为例,具体指导黄生借书的方法,紧扣了文章标题。

D.乙文以名人轶亊为论据,证明“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的观点。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2:53 免费下载:《上海市长宁(金山)区2016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文

【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乙】(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1.甲文选自《 》,乙文选自《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乙文作者是清朝的

2.翻译甲文的划线句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从借书的角度,表现少年袁枚对阅读的渴求已达到痴迷的状态。

B.文从读书的角度,表现孔子和苏东坡阅读名著的钻研探究精神。

C.甲文以自身为例,具体指导黄生借书的方法,紧扣了文章标题。

D.乙文以名人轶亊为论据,证明“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的观点。


阅读下文     【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乙】(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

本题关键词:损其有余,形气有余,沈氏尊生书,格致余论,书面形式合同书,活幼心书,张氏牌金归丹祛斑胶囊,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医疗文书书写,巨幼贫;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