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活板》节选,完成10—12题。(共9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0.填空。(2分)

(1)《醉翁亭记》“醒能述以文者”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不以木为之者”中的“以”

的意思是:

(2)《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一句中“若”是“你”的意思,《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一句中的“若”是“如果”的意思,文中“若印数十百千本”中“若”的意思是: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分)

(1)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翻译:

12. 下面是有关文中“印刷术”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个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个空用原文回答)(4分)

早在北宋年间,布衣毕昇发明了印刷术,他发明的印刷术集中体现了一个

字“ ”的特点。本文综合运用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说明印刷过程:刻字、

制板、 、印刷,各个环节都体现这一特点。文中介绍活板印刷的功效是,提高印刷功效的措施之一是

10. (1)用  (2)如果 (每空1分)

11.(字模)像铜钱的边缘一样薄,每一个字是一个字模,火烧  使它  变坚硬

    (每个要点1分)

12.①活  ②排版    ③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④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 ;每一字皆有数印;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每空1分,第④空答出其中一点即得分)

阅读《活板》(节选),完成第10-13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之 冒:

(2)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

11.(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一句中“以”的意思是 。(1分)

(2)《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意思,《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一句中“素”是“一向,平素”的意思,本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一句中“素”的意思是 。(1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翻译:

13.根据选文的内容,将下面这段文字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活板是北宋的毕昇于庆历年间发明的,这一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后来沈括在《活板》一文中专门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其中在活板的制作方面重点写了___和__② _两个环节,为了介绍得更清楚,他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用“___”形容所刻字的厚度,用“____”形容整板字模的平整。

10.(1)蒙,盖  (2)准备好  (2分。每空1分)

11.(1)用  (2)一向,平素  (2分。每空1分)

12.交替使用它们(或“这两个板”),很快就可以完成。

(2分。一句1分,关键词“更互”“之”“瞬息”“就”错一处扣1分)

   13.制活字模  制板  薄如钱唇  字平如砥

     (4分。前两空意思对即可)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则第二板已百废

B. 有字素无备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C. 不木为之者 醒能述文者

D. 其印为予群所得 隶而

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字平如 砥:

(2)用再火令药熔 讫: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持就火炀之。 翻译:_________

(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_________

13.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2分)

答:

10. 答案:C 

(2分)

11.答案:(1)磨刀石     (2)完毕

(共2分。每小题1分)

12.答案:(1)把它拿到火上烤。

         (2)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

(共2分。每小题1分)

13.答案要点:①刻字方便   ②不易变形  ③便于取用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长堤-水乡陆途

沈括

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佑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籧篨、刍槁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候干,即以水车汱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注释】陆途:地上的道路。病涉:苦于涉水行走。泽国:低洼积水之地。籧篨:芦苇。漉:淘干。实:填塞。汱:排水。

14.文中“亦如此”中的“此”的意思是 。(1分)

15.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人们“欲为长堤”遇到的困难是什么?(2分)

16.选文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由此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什么特点?(2分)

14.这样

15.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

16.修筑长提      有智慧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2—15题。(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选自《陈涉世家》)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____________)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____________)

13.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A.辍耕之垄上

B.怅恨久之

C.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D.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你如何评价他们的这种做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适逢 (2) 逃跑 13.A 14.(1)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2)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15.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评价: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习俗来制造舆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示了陈胜、吴广组织起义的足智多谋。(意思对即可)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 (2)谈笑有鸿

(3)可以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1(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2)鸿:大(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4)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

2.略  

3.开放性答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4.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现代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

2.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举: (2)任 :

3.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译文:

(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

5.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

答:

6.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答:

1.《孟子·告子下》或《孟子》

2.(1)被选拔(2)责任,使命

3.D

4.(1)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意译亦可)

5.(举例)论述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磨炼的观点。

6从磨炼意志;知错能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的建议等方面回答。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选自《论语》)

注:①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②疏:粗粮。③肱:胳膊。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 (▲)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4.通过阅读甲乙两文,可以看出孔子和刘禹锡相同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1.C

2.1别人都承受不了那样的愁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快乐。

2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3. 前句从正面说,是实写,表现室主人的从容雅静;后句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4.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备胡 请军礼见

B.天子先驱至,不入 至于亚夫,可而犯邪

C.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亚夫传言开壁门 

D.不闻天子之 上乃使使持节将军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组是 ( )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③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④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⑤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A. ①③⑤ B. ① ② ⑥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文帝六年,为防备匈奴大举入侵,朝廷任命刘礼、徐厉、周亚夫等人为将军,分别在霸上、棘门和细柳等地驻守。

B.汉文帝亲自到各地军营慰劳军队,在霸上、棘门非常顺利,但在周亚夫的驻地却遇到阻碍,迟迟不能进入细柳军营。

C.汉文帝深明大义,严守军纪,拉着马缰绳缓缓步行,手扶车前横木,神色庄重,对军容严整的将士表达诚挚的敬意。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和典型的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优秀品质,还表现了汉文帝圣明大度的天子风范。

1. 2.B(A.连词,表目的,相当于“用来”/介词,按照。B.都是动词,能够。C.副词,于是,就/副词,才。D.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动词,下诏书。)

3 . ①把守军营门的官兵对跟随天子的车队说:“将军有令,在军营中不能赶着马车奔跑。”(采分点:壁门吏士—把守军营门的官兵;从属—跟随;约—命令、规定;驱驰—驱车奔驰;句子组合不顺畅酌情扣分)

②他们的将领一定会被(敌人)袭击而成为俘虏。至于周亚夫,怎么能够侵犯呢!

(采分点:其将—他们的将领;固—一定、必然;袭而虏—被(敌人)袭击而成为俘虏;可得—怎么能够;句子组合不顺畅酌情扣分)

4、. A(②④⑥都是间接表明周亚夫从严治军)

5.C不是“拉着马缰绳缓缓步行”,而是站在车上拉着马缰绳缓缓行进。如果“步行”,则无法“手扶车前横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