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至于负者歌于途( )(2)临溪而渔( )(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B.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景,和陶渊明描绘的桃源一样,都是作者的理想。
C.本文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且生动精炼,动静结合,而且前有伏笔,后有呼应,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
D.文章的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衬托出全文的主旨。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1:06
免费下载:《港城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试题1含答案》Word试卷
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至于负者歌于途( )(2)临溪而渔( )(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B.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景,和陶渊明描绘的桃源一样,都是作者的理想。
C.本文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且生动精炼,动静结合,而且前有伏笔,后有呼应,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
D.文章的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衬托出全文的主旨。
本题关键词:携带者,买者自负,病毒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术后患者,受者,仁者,患者,者参,肥胖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