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两则
【一】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Chú ),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搜于国中/三日三夜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惠子相梁 相:做宰相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游:游玩 D.请循其本 本:本心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个文段,借鹓鶵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鹓鶵的故事中,庄子用“鹓鶵”比喻高洁之士,用“鸱”比喻醉心利禄而猜忌他人的小人,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第二个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来看,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庄子从鱼儿活泼自由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0:30
免费下载:《眉山市青神县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Word试卷
《庄子》故事两则
【一】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Chú ),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搜于国中/三日三夜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惠子相梁 相:做宰相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游:游玩 D.请循其本 本:本心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个文段,借鹓鶵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鹓鶵的故事中,庄子用“鹓鶵”比喻高洁之士,用“鸱”比喻醉心利禄而猜忌他人的小人,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第二个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来看,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庄子从鱼儿活泼自由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本题关键词:庄子,相思子根,母子相及,子之,三铃子,三子散,瓠子子,子孢子,三子颗粒,孢子囊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