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萧房知人》
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萧何自追之。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亡双,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唐太宗为秦王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乔曰:“去者虽多不足吝,杜如晦①王佐才也,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乃表留幕府②,遂为名相。二人之去留,系兴替治乱 ③如此,萧、房之知人,所以为莫及也。
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必待将如韩信,相如杜公,而后用之,不亦难乎!惟能置萧、房于帷幄中,拔茅汇进④ ,则珠玉无胫而至矣。
注释:①杜如晦:人名。 ②表留幕府:上表请求把杜如晦留在幕府。
③兴替治乱:国家更替,整顿乱局。 ④拔茅汇进:不断推荐能人。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诸将亡者以十数( ) 去者虽多不足吝( )
诸将易得( ) 王患之( )
(2) 下列句中与例句中加点“以”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诸将亡者以十数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B.跪而拾之以归
C.遂以名楼D.以幽阴深邃奇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一处)
则 珠 玉 无 胫 而 至 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0:29
免费下载:《泰兴市济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试卷
阅读《萧房知人》
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萧何自追之。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亡双,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唐太宗为秦王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乔曰:“去者虽多不足吝,杜如晦①王佐才也,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乃表留幕府②,遂为名相。二人之去留,系兴替治乱 ③如此,萧、房之知人,所以为莫及也。
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必待将如韩信,相如杜公,而后用之,不亦难乎!惟能置萧、房于帷幄中,拔茅汇进④ ,则珠玉无胫而至矣。
注释:①杜如晦:人名。 ②表留幕府:上表请求把杜如晦留在幕府。
③兴替治乱:国家更替,整顿乱局。 ④拔茅汇进:不断推荐能人。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诸将亡者以十数( ) 去者虽多不足吝( )
诸将易得( ) 王患之( )
(2) 下列句中与例句中加点“以”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诸将亡者以十数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B.跪而拾之以归
C.遂以名楼D.以幽阴深邃奇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一处)
则 珠 玉 无 胫 而 至 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关键词:追风伞,追骨风,追风膏,野马追,追溯法,追虫丸,野马追片,税款追征,追踪评价,麝香追风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