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可爱者甚蕃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
A.渔人甚异之 B.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甲段作者以陋室明志,乙段作者以莲花自喻,两段选文作者在表达志趣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0:23
免费下载:《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Word试卷
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可爱者甚蕃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
A.渔人甚异之 B.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甲段作者以陋室明志,乙段作者以莲花自喻,两段选文作者在表达志趣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本题关键词:有利原则,有益原则,有效性原则,文言文翻译原则,安全有效原则,有限责任原则,有无对比原则,有效沟通原则,有效识别原则,不规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