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每句划一处)
虽 乘 奔 御 风,不 以 疾 也。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素湍绿潭( ) ⑵沿溯阻绝( )
⑶四时俱备( ) ⑷夕日欲颓( )
3、选出下列加点词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春冬之时/而忘操之B.不以疾也/徐喷以烟
C.其间干二百里/其虫旧曾有之D.故渔者歌曰/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翻译句子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让我们联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试比较有何异同?(提示:可从写作内容、写作手法、表达情感、修辞手法等角度进行酌情回答)
(补充背景:《早发白帝城》公元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9:45
免费下载:《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试卷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每句划一处)
虽 乘 奔 御 风,不 以 疾 也。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素湍绿潭( ) ⑵沿溯阻绝( )
⑶四时俱备( ) ⑷夕日欲颓( )
3、选出下列加点词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春冬之时/而忘操之B.不以疾也/徐喷以烟
C.其间干二百里/其虫旧曾有之D.故渔者歌曰/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翻译句子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让我们联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试比较有何异同?(提示:可从写作内容、写作手法、表达情感、修辞手法等角度进行酌情回答)
(补充背景:《早发白帝城》公元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
本题关键词:佰莫亭(甲磺酸溴隐亭片),天王七,夏天无,溴隐亭,天王七叶,夏天无片,隐蔽抗原,白三七,非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天王七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