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做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

②撒盐空中可拟 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文章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而又轻松的家庭氛围,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方面内容的三个词语。

4.文中的画线旬均用来比拟“大雪纷纷”,请你照此也说出一个比喻句。

吾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指子侄辈,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②大致,差不多

2.(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来成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内集、欣然、大笑(或:乐、寒雪)(任选三个即可,写出两个可得分)

4.提示:为七字比喻句,且体现“大雪纷纷”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3题。

(甲)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乙)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齐使,各有所主____________ ②而尝东方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①然则何为使子?

②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3.(甲)文中,通过宴子的反问,充分表现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学”与“深造道德”的关系上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②穷尽

2.①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

②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

3.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善于与论敌周旋的外交才干    勤学苦练       要“深造道德”,刻苦学习必不可少。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1—3题。

太宗察佞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官,面折廷争,陛下尝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帝意复解。

(选自《隋唐嘉话》)

1.解释加点的词语。

士及叩头曰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

3.读了这篇短文,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1.谢罪。

2.我不清楚奸佞小人是谁,心里常怀疑是你却未能确定。

3.示例:①越是赞美之词,越要高度警惕。②奸佞小人能言善辩,人受蒙蔽是难免的,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犯错误的人。(任选一条即可。其它合乎文意者也可。)

阅读《童趣》选文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时有物外之趣______________ ②出神______________

喷以烟______________ ④又留蚊于帐中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解释时不妨采用讲述大意的办法。

示例: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①明察秋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私拟作群鹤舞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观察事物,经常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 )

A.他能张目对日。B.他能明察秋毫。

C.他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D.他有丰富的想像力。

5.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1.①所以  ②正  ③慢慢的  ④白色 

2.①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清楚,形容视力极好。②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①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②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4.D

5.记叙了夏天视飞蝇为群鹤的趣事。 

阅读《纪昌学射》回答问题。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子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这矣。”

1.给下面句中的加点词注音。

学视而后可。 亚: ②蒙以军中多务。 辞:

③旬日之间,大也。 浸: ④既而儿醒,大啼。 既而:

⑤蒙始就学。 乃: ⑥众妙备。 毕:

2.翻译下面句子。

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纪昌是这则故事的主人公,作者为什么还写甘蝇、飞卫?

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至少写出两方面)

1.①次、再  ②推辞   ③渐渐 ④不久,紧接着  ⑤于是,就  ⑥全,都

2.①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②你先学会不眨眼,然后才能跟你谈射箭。

3.要点:为下文写纪昌练就非凡的射击技术做铺垫。②强调名师的指导。

4.示例:①练好基本功,打好基础  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③踏踏实实,持之以恒  ④认真扎实,精益求精(有道理即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古者有喜则以

②余至扶风之明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示不忘也/长烟空B.以为休息之所/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亭于堂之北/武陵人捕鱼业D.五日不雨可/览物之情,得无异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②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4.《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共通之处。

1.①题名,命名②第二年

2.D

3.①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②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

4.关心人民疾苦(2分,意思列即可。答“喜雨”给1分)与民同乐(2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遇到喜庆,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庆虽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邸。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凿了一口池塘,引水种树,作为休息场所。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到了三月乙卯日下雨了,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感到不满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全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造成。

    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之:“如果五天不下雨,行么?你们一定会说:‘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又一定会说:‘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无麦无稻,年成就要饥荒,讼案增加而盗贼纷起,这样,我和诸位即使想游赏于这座亭中,办得到么?幸喜上天不遗弃下民,刚旱不久便赐雨于人间,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怎么可以忘记呢?”

阅读韩愈的《马说》一文,做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 ②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文段中表现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千里马异于常马特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①通“ 饲”,喂。    ②马鞭子,这里是用马鞭子打的意思。

2.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对统治者辱没人才的不满与愤懑。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做题。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博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人曰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

3.你认为选文主要表现了江天一哪两方面的特点?

1.告诉,对……说

2.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

3.人品质朴,酷爱读书。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段,做题。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选自《口2技》)

1.请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画三处)

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席

2.解释加点的词语,并再写出含有这个词语意思的一个成语。

不能其一处也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文段中有关宾客的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2.意思:说出

成语示例:莫名其妙、不可名状(任选其一,其它合乎题意者也可。)

3.两条大腿索索直抖,几乎都要争先恐后地逃跑。

4.通过侧面描写宾客的反应,更加烘托出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精湛)。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段,做题。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的词语。

肃曰__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并说说鲁肃这样做的原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的人

2.译文:(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而后分别了。

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