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甲)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乙)文作者是 ,他们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请补写出文中的横线上空缺的句子。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无与为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3)杂然而前 (4)树林阴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处无一“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试简要赏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时所作,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6:16 免费下载:《2010年四川省中考仿真模拟(一)》Word试卷

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甲)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乙)文作者是 ,他们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请补写出文中的横线上空缺的句子。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无与为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3)杂然而前 (4)树林阴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处无一“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试简要赏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时所作,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

本题关键词:甲骨文,甲乙经,文章解析,乙酰甲喹,甲酸乙酯,十二指肠后壁,乙酰甲基甲醇试验,二十六味通经散,十二指肠球后壁,二甲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