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籍(即项羽)少年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梁尝有栎阳逮,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史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吴中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丧,梁常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东游会稽,渡浙江(今钱塘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竟:从头至尾。
B.于是梁奇其意 。 奇:以 ……为奇。
C.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 勒:勒索。
D.毋妄言,族矣。 族:灭族。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乃教以兵法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略知其意。 安陵君其许寡人。
C.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D.彼可取而代也。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项羽从小就想“学万人敌”,见了秦始皇后就说“彼可取而代也”,可见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
B.项梁曾经杀了人,因怕在栎阳被逮,所以才与项羽避仇吴中。
C.项梁在吴中时,主办“大徭役及丧”,并“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目的是考察宾客子弟的才能。
D.从这段文字中,还显现不出项梁此时有起兵反秦的打算。
4.翻译下列句子。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6:18
免费下载:《2010年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初中毕业调研考试》Word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籍(即项羽)少年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梁尝有栎阳逮,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史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吴中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丧,梁常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东游会稽,渡浙江(今钱塘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竟:从头至尾。
B.于是梁奇其意 。 奇:以 ……为奇。
C.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 勒:勒索。
D.毋妄言,族矣。 族:灭族。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乃教以兵法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略知其意。 安陵君其许寡人。
C.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D.彼可取而代也。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项羽从小就想“学万人敌”,见了秦始皇后就说“彼可取而代也”,可见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
B.项梁曾经杀了人,因怕在栎阳被逮,所以才与项羽避仇吴中。
C.项梁在吴中时,主办“大徭役及丧”,并“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目的是考察宾客子弟的才能。
D.从这段文字中,还显现不出项梁此时有起兵反秦的打算。
4.翻译下列句子。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本题关键词:不足项,不成文法,建筑技术书籍,不惑之年,梁思成,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成年心理学,小儿成骨不全,不良资产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