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耕于南阳(弯腰)B.猥自枉屈 (屈尊就卑)
C.恐托付不效(没有效果)C.至于斟酌损益(增减、兴革)
2.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
B.庶竭驽钝:愿意竭尽自己的力量
C.临崩寄臣以大事: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D.夙夜忧叹:整夜地忧虑叹息。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伤先帝之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苛政猛于虎也
D.若无兴德之言 何陋之有
4.对上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即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
B.选文第一段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茅庐”之恩,为“出师”作铺垫,引出下文。
C.选文第二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并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其中“报先帝”呼应前文“三顾茅庐”和“临崩寄臣以大事”二事,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感情。
D.选文两段文字,字字句句都蕴含着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之情。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6:16
免费下载:《2010年四川省自贡市仙市中学初第三次模拟考试》Word试卷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耕于南阳(弯腰)B.猥自枉屈 (屈尊就卑)
C.恐托付不效(没有效果)C.至于斟酌损益(增减、兴革)
2.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
B.庶竭驽钝:愿意竭尽自己的力量
C.临崩寄臣以大事: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D.夙夜忧叹:整夜地忧虑叹息。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伤先帝之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苛政猛于虎也
D.若无兴德之言 何陋之有
4.对上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即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
B.选文第一段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茅庐”之恩,为“出师”作铺垫,引出下文。
C.选文第二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并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其中“报先帝”呼应前文“三顾茅庐”和“临崩寄臣以大事”二事,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感情。
D.选文两段文字,字字句句都蕴含着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之情。
本题关键词:阳亢于上,臣药,一丝不苟,先天性肺发育不全,先天性脑发育不全,于定性目标,三臣散,不包衣,问答法,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