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1-5题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走,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节选自《庄子·秋水》)

[乙]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选自《荀子·宥坐》

[注释]:①欹(qī),同“攲”,倾斜;歪。②宥(yòu),此处通“右”。坐,通“座”,座位。③挹(yì),舀。④喟(kuì),叹气。喟然,叹气的样子。⑤恶(wū),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 ②望洋向而叹曰:……

③虚则欹,中则正,满则 ④孔子谓弟子曰:……

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且 夫 我 尝 闻 少 仲 尼 之 闻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③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4.乙文言简意赅,请你回答: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甲乙两文,无论河伯望洋兴叹还是孔子喟然而叹,都是有感而发。请你回答:他们感叹的是什么?孔子为何对“欹器”如此感兴趣?(请用最简练语言回答)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4:36 免费下载:《2011年沈阳市于洪区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试卷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1-5题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走,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节选自《庄子·秋水》)

[乙]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选自《荀子·宥坐》

[注释]:①欹(qī),同“攲”,倾斜;歪。②宥(yòu),此处通“右”。坐,通“座”,座位。③挹(yì),舀。④喟(kuì),叹气。喟然,叹气的样子。⑤恶(wū),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 ②望洋向而叹曰:……

③虚则欹,中则正,满则 ④孔子谓弟子曰:……

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且 夫 我 尝 闻 少 仲 尼 之 闻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③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4.乙文言简意赅,请你回答: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甲乙两文,无论河伯望洋兴叹还是孔子喟然而叹,都是有感而发。请你回答:他们感叹的是什么?孔子为何对“欹器”如此感兴趣?(请用最简练语言回答)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1-5题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走,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

本题关键词:百两金,水之下源,百两金叶,两面青,河流水文调查,文言文翻译原则,阴中之至阴,百病之长,寒则热之,实则泻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