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小题。
写给秋天
罗 兰
①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然从蓝天白云之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那北方的金风乍起、白云初临的神韵。
②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点染王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苹间都是秋声了!
③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慰藉我深藏内心的悲凉。让我领略到寂寞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澄明的智慧引导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生命的潜能,寻找迷失的自我。
④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凉”的那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有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凉!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已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寞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那感伤落寞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秋,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那就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是曾经如此有力地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才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⑤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应该接收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容纳了生命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赞颂,你也应该接收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愤和哀伤。你告诉我: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中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融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⑥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超脱的时候超脱,清醒的时候清醒,沉迷的时候沉迷。
⑦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了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纪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刻骨的悲伤与酸痛。
⑧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1.本文通篇用“你”称呼“秋天”,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主要从哪些角度写出了秋的特点?
3.结合第④自然段内容,理解“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的烦恼和忧郁”中“胶着”一词的含义。
4.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说“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请问:作者在本段中告诉我们该不怕去体尝哪些东西?
5.分别从第③、④自然段找出与第⑦自然段“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刻骨的悲伤与酸痛”相呼应的一个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
6.第⑥自然段“你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超脱的时候超脱,清醒的时候清醒,沉迷的时候沉迷”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这种人生态度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