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7分)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①,(元和)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旧唐书·列传·白居易传》)
注释:①谠言:正直的话。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2分)
①章武皇帝纳谏思理。 ②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3)文章说:“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有何用意?(3分)
(1) (1)接受 (2)认为 (各1分)
(2)我以为文人已经绝迹了,没想到遇见了您。”(要求:语句通顺,关键词理解正确,每题出现错别字扣1分。每句1分,共2分)
(3)反衬出白居易聪明过人,才华横溢。(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
祖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①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俟父母寝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②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注释:①耽:沉迷,这里引申为非常喜欢。②属:写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俟父母寝后 ②以衣被蔽塞窗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②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3)选文中祖莹的 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分)
①答案:(1)等待 (2)用。 评分:共2分。
②答案:(1)祖莹担心透漏光亮,被家里人发觉。
(2)这个孩子的才能不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最终会大有作为的。评分:共4分。
③答案:惜时如金(或奋发努力)。 评分:意思对即可,共1分。
阅读《公输》节选文段,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共2分)
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②义不杀少而杀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宋何罪之有?
(3)从选文看,墨子的政治主张是 。(2分)
①答案:(1)制造 (2)遵守道义。 评分:共2分。
②答案:宋国有什么罪呢?
评分:共2分。
③答案:相互和平,不要攻伐 评分:意思对即可,共1分。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7分)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①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世忠忧之 (2)备悉敌情游击
②翻译下列句子。(2分)
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③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①(1)以……为忧,感到担忧 (2)详细,详尽
②曾经纵马驰骋敌阵当中,骁勇善战,来往如飞一般。
③力大无比,本领高强;智勇双全,战功卓著。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6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②翻译句子。(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③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2分)
①(1)偏爱 (2)受蒙蔽
②能够在集市上、街巷间议论时事,令寡人(古时君主自称)听见的,可以获得下等赏赐。
③ ①说话要注意对象。②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
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①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②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 ②固:坚持
2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畜一红马(养) B. 公不许 (同意)
C. 之万怪之 (责怪) D. 比公乘之 (等到)
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23.韩愈的《马说》中认为,由于没有伯乐,所以千里马得不到重用,本文中的“军人”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3分)
21 2 C(“怪”应解释为“对…感到奇怪”
22 3 刚刚骑上去,就被马翻了下来,连续换了几个人,都被翻掉了下来。
23 3 因为军人虽识马,但他没有摸熟马的脾气、习性,不能以其道策之。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未尝识书具 尝: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
(3)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4)受于人者不至也 不至: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忽啼求之 彼其受之天也
B. 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1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0.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表现有哪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从他的变化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
17 4 (1)曾经 (2)文采和道理 (3)相当 (4)没有达到(要求)
18 2 C
19 3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重点落实 “利其然”、“日”、“环”、“谒”等词语。)
20 2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后天的学习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哪怕天资再聪明也要不断地学习,即使今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也还要加强学习。
齐景公出猎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①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③为不祥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 ①与:在其中。 ②如:到,往。 ③曷:怎么
16、解释句中的加点词:(2分)
① 是不与焉 ②用而不任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译文:
18、从晏子的话中可以体会到治国的关键是什么?(2分)
答:
16、①这 ②信任
( 评分:每小题1 分,共2分。)
17、去老虎的藏身之地,去蛇的藏身之所(洞穴),看见它们有什么不吉利呢?
(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8、为政,要举贤任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评分:2分)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回答13~16题。(9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②也!”崇宁、大观③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外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是时朝廷虽尝禁止”中的“是”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斯是陋室B.、问今是何世
C.、不知木兰是女郎D.、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15、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2分)
16、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2题。(7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_______________ (2)牺牲玉帛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2、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
[82460a3761eb392b.jpg][8d38bf06b602691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