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相嗜鱼(8分)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fú)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注释】① 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复姓公孙,名仪。②即:假如。 ③下人:迁就他人。
2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 ) ⑵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
⑶其弟子谏曰 ( ) ⑷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 )
2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此明夫(fú)恃人不如自恃也
29. 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2分)
27.(1)做宰相 (2)都 (3)规劝 (4)爱好(4分)
28. 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意思对即可。评分点:明、恃)(2分)
29. 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欠了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有失公正。这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意思接近即可)(2分)
杨自惩为吏 袁了凡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时一人偷窃,县宰①鞭之,血流满面,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②,哀矜③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④颜。
家甚贫,为吏,人皆友之。或遗之钱财,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
乃撤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
选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注释】①县宰:县令。②得其情:指查出实情。③哀矜:哀怜同情。④霁:怒气消散。⑤撤:拿出。
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县宰鞭之( ) (2)怒犹未息( )
(3)人皆友之( ) (4)或遗之钱财( )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
24.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杨自惩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2.(4分) (1)用鞭打 (2)停止 (3)以……为友,结为朋友 (4)有人(4分,每处1分)
23.(3分) (杨自惩)遇到犯人没有饭吃。常常千方百计来救济他们。(3分,关键词语翻译到位,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
24.(3分)从善待犯人可见他有怜悯,仁慈的心(存心仁厚);从不收别人馈赠可见他廉洁自律。
(3分,意对即可。若只答“廉洁自律”得2分)
隆中对(节选)(13分)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者,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 时人莫之许也 (2) 先主器之
(3)将军宜枉驾顾之 (4)欲信大义于天下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辍耕之垄上 天子之怒B.、因屏人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受地于先王D.、而智术浅短 学而不思则罔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21.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至少两点)(3分)
18、(1)赞许 (2) 器重、重视 (3)拜访、看望 (4)通“伸”,伸张 (4分,每处1分)
19、D (3分)
20、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3分)
21、答案示例:刘备并不是一个“智术浅短”的人(这是他自谦的说法),从“欲信大义于天下”中看出刘备志向远大;从“三顾茅庐”中看出他求贤若渴;从“志犹未已”中看出他有恒心有毅力。 (能够指出两点即可)(3分)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
景公射鸟,野人骇之。公怒,令吏诛之。晏子曰:“野人不知也。臣闻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谓之虐。两者,先王之禁也;以飞鸟犯先王之禁,不可!今君不明先王之制,而无仁义之心,是以从欲而轻诛。夫鸟兽,固人之养也,野人骇之,不亦宜乎!公曰:“善!自今已后,弛鸟兽之禁,无以苛民也。”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 ②骇:吓跑。
③虐:暴虐。 ④驰:放松、放宽。
1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令吏诛之 怅恨久之 B.以飞鸟犯先王之禁 先帝不以臣卑鄙
C.其西南诸峰 安陵君其许寡人 D.而无仁义之心 收而攻齐
13、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君不明先王之制 (制度、法令)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时)
B.是以从欲而轻诛 (轻易)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罚)
C.夫鸟兽,固人之养也(本来)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私自,偷着)
D.罪不知谓之虐 (治罪) 置人所罾鱼腹中 (渔网)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5、文意理解。(4分)
⑴晏子直谏景公,指出其过失具体在于两点“ ”、“ ”(2分)
⑵在这个故事中,你觉得景公是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12.B(2分)
13.D(2分)
14.(1)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地看着陈胜。(2分)
(2)皇宫中的近臣和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评定人物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和府中而异。(2分)
15.(1)“罪不知谓之虐” “以飞鸟犯先王之禁”(须用原文作答 2分)
(2)是一个闻过即改的人 ①对待小事也不能随意妄为 ②对待别人的错误,我们要敢于指出 ③要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并及时改正。(一问1分,第二问答对一点即得分 2分)
歧路亡羊(9分)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2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A.、杨子邻人亡羊 亡:B.、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C. 既反 反:D.、奚亡之 奚:
26.补出省略成分。(2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27.翻译。(2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28.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25逃跑 代指羊 通返,回来( 疑问代词)怎么
26杨子 邻人
27岔路里面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就回来了
28.1.做什么事都不可以慌张,要静下心来分析,理清思路,做出正确的判断;
2.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3.人生的选择太多,容易迷失自我。(从任何一个角度写即可)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2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分)
(1)魏王欲攻邯郸: (2)方北面而持其驾:
(3)我欲之楚: (4)吾马良:
2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24、成语___ ___出自本文,比喻______ _______ _ __ _(2分)
23(1)攻:攻打 (2)方:正 (3)之:到……去 (4)良:好 每空1分
24、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越远罢了 2分
25、南辕北辙 行动和目的相反 每空1分
苏武牧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白单于 ②乃幽武
③与旃毛并咽之 ④羝乳乃得归
22.“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单于愈益欲降之 B.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C.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D.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3.翻译划线句子(2分)
24.这段文字表现出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表现出“
的骨气(用孟子的名言填空)。(2分)
21.(2分) ① 报告、禀告 ② 囚禁
③ 一起 ④ 喂奶/产子/产奶/哺乳
22.(2分)( D )
23.(2分) 苏武手持汉节放羊,由于每天从早到晚的把握,节毛都落尽了。
24.(2分)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盲子失坠(6分)
有盲子过涸桥上,失坠,两手攀楯(shǔn,栏杆),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22、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自分,失手必坠深渊 (分:料想,考虑) B. 第放下 (第:只要)
C. 乃自哂曰 (哂:微笑) D. 蚤知是实地 (蚤:跳蚤)
23、请将文中画线句子“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24、请简要谈谈这则小故事给你的启示。(2分)
22、 D (2分)23、早知道下面就是实地,何必让自己辛苦了这么久呢。(2分)2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相信别人善意的建议,否则会自讨苦吃。或: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吓倒。或:要走出思维定势,战胜自己。(2分)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1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 (2)乃把晖臂曰 (3)举手未敢对 (4)子孙窃怪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
21.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2分)
[7498a9eaec68655e.jpg]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2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永之氓咸善游 ( ) ②中济,船破,皆游 ( )
③有顷,益怠 ( )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 )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汝愚之甚,蔽之甚!
25.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a8dd976cc1cf68f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