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甲]文的作者是     ,[乙]文的作者是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惟吾德馨:         有仙则名:

3、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山水,却各不相同。[甲]文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          的特点;写水,突出             的特点。[乙]文则采用        的写法,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       

5、[乙]文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1:18 免费下载:《2011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模拟考试二》Word试卷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甲]文的作者是     ,[乙]文的作者是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惟吾德馨:         有仙则名:

3、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山水,却各不相同。[甲]文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          的特点;写水,突出             的特点。[乙]文则采用        的写法,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       

5、[乙]文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本题关键词:两汉天文学成就,阅读理解策略,隐蔽抗原,质量隐蔽性,排出管隐蔽,阅读中枢,问题化策略,重叠法,隐蔽工程报验,景天三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