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1、《强项令》选自《 》,作者 ,南朝宋史学家。(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后特征为洛阳令( ) (2)宣悉以诸吏( )⑶亡匿死( )

3、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

的精神。(2分)

4、“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2分)

答: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译:

⑵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译:

1、《后汉书•酷吏传》 范晔 

2、⑴特例征召  ⑵分发    

3、董宣执法公正严明 

4、能听取正确意见,勇于改过,是个较英明的君王。

5、翻译(略)

阅读下面文言文,文成第6—9题。(13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私:偏爱。

B.朝衣冠 服:衣服。

C.数月之后,时时而进 间:偶尔。

D.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 )(3分)

A.皆以美徐公B.欲有求我也

C.能谤议市朝D.皆朝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以自己的故事,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B.邹忌“暮寝而思之”的结果表明他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受“私王”“畏王”“有求于王”的蒙蔽。

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翻译:

6、B  7、C  8、D;

9、(1)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孰与”1分,句子通顺1分,共2分)

(2)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刺”1分,句子通顺1分,共2分)

细柳营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以下骑送迎/逖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B.、细柳/上自劳

C.、已而细柳军/杜少府任蜀州

D.、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译:过了不久,皇上来到了军营前,也(被拦住)不能进入。

B.、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译:任命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用以防备匈奴。

C.、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军营中只服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D.、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译:至于周亚夫,谁敢随便去冒犯他呢?

10、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选文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B.、选文开头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的情况,为下文写文帝在细柳营遭遇到的情况作铺垫。

C.、文帝到霸上和棘门两处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营却是两次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可见细柳营军纪严明,可将士目中无人。

D.、选文末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1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游记》中,孙悟空是石头所生,他天生的火眼金睛,为后来在取经途中识破并铲除妖魔鬼怪起到了极大作用。

B.、《水浒传》中,由于贪官的__,王进亡命延安府,林冲刺配沧州道,杨志流落汴京城,最后被逼上梁山。

C.、杜牧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赤壁之战,其中涉及到的两个人物是周瑜和曹操。

D.、真假人物在《西游记》、《水浒传》中都出现过,《西游记》中有“真假唐僧”、“真假孙悟空”、《水浒传》中有“真假李逵”。

8、C(A. 将军 / 率领   B. 驻军 / 军队   C. 到,往   D. 使节,名词 / 命令,派,动词)    9、D(正确翻译: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     10、C(并没有体现将士们目中无人)  11、A(不是天生的火眼金睛,而是太上老君的阴阳炼丹炉炼成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 相( ) ② 止(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

答:

12.请具体分析本文中庄子的语言技巧。(2分)

答:

13.结合文意说说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9. C

10.  ①做宰相;②栖息、停留。

11. 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

12.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和比喻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间接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讥讽惠子心胸狭窄。

13. ①面对惠子的猜忌,庄子主动与惠子见面,可见他的勇敢与机智。(1分)②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可见他谈泊名利、志向高洁。(1分)

(2013年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

东方朔救乳母

葛 洪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申,按照。宪,法律。 ②愎bì:固执任性。③愍mǐn:哀怜。

13. 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但屡帝(回头看) 三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B. 帝虽才雄心(容忍) 然胡不乎(停止)

C. 至若春和明(日光) 相而去(丢下,舍弃)

D. 无案牍之形(使……劳累) 窥谷忘(通“返”)

14. 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汉武帝乳母尝外犯事 告之

B. 旁人言 何陋

C. 我当设奇激之 无从致书

D. 凄然愍之 不知有汉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分)

(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2分)

16. 内容把握。(4分)

(1)选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请细读选文,摘录文中词语填空。(2分)

开端:乳母 发展:乳母 高潮:东方设奇 结局:武帝赦免

(2)东方朔言“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的计谋“奇”在何处?(2分)

13.B (2分)    14. C(2分)

15.(4分)(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2分)

(2)武帝已经成年了,怎么还会想到你哺乳时的恩情呢?(2分)

16.(4分)(1)犯事    告急(2分)        (2)示例:①“奇”在劝谏的方式与众不同。不失直接规劝武帝,而是以训斥乳母的方式委婉劝谏。②“奇”在能根据武帝的性格特点,让乳母“慎勿言,但屡顾帝”,动之以情。③“奇”在能抓住要害,从武帝与乳母之间的关系入手,实施计谋。(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意近即可得全分。)

(2013年龙岩市)

粤中庄有恭①,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②?”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③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④,便可对矣。”应声云:“( )棋半局,车无轮,( )无鞍,炮无烟火( )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庄有恭:清朝人,乾隆四年被钦点为状元,官至刑部尚书。②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③厅事:指大堂。④棋:象棋,由“卒”“车”“马”“炮”“象”“士”“将”组成。

7.下面“命”字的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受以来,夙夜忧叹

B.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之对曰

C.唐雎不辱使

D.受任于败军之际,奉于危难之间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

(2)对,小事耳,何难之有!

9.(2013年龙岩市)依据所提供的信息,在下联句子的括号内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3分)

上联: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下联:( )棋半局,车无轮,( )无鞍,炮无烟火( )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7.(3分)B

8.(4分)

(1)(2分)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神态气质非同一般。

(2)(2分)对对子(对子或对联),小事罢了,有什么难的!

9.(3分)残(象)、马、卒(兵)

译文:广东中部的庄有恭,幼年即有神童的名声。(他的)家邻近镇粤将军署,当时正在玩放风筝的游戏,(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庄有恭径直进入要求归还。那些衙役因为他岁数小而忽视了他,没有及时阻挡他进入。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神态气质非同一般,立刻质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实话回答。将军说:“你读过书没有?曾经学过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对子,小事罢了,有什么难的!”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将军认为他夸大其词,于是就指着厅堂张贴的画叫他对对子,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这里的一盘棋,便可以对了。”应声对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2013年陕西省)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之辂车④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⑤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⑥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

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⑤趣:同“促”,赶快。⑥临:治理,管理。

(选文有改动)

17、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①晏子,乘弊车,驾驽马 朝:上朝 ( )

②臣得暖衣饱 食:吃 ( )

③公使梁丘据之辂车乘马 遗:遗留 ( )

④公不,趣召晏子 说:通“悦”,高兴 (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是( )(2分)

A.、夫子禄寡耶? 辍耕垄上

B.、弊车驽马奉其身 无从致书

C.、臣足矣 皆以美徐公

D.、侈其衣服饮食不顾其行者 朝往,暮而归

19、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

20、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2分)

17、(4分)⑴√⑵√⑶×⑷√

18、(2分)B

19、(4分)我节制自己吃饭穿衣(方面)的供养,来做齐国百姓的表率。(大意1分,关键词“节”“养”“先”翻译正确各得1分)

20、(4分)节俭;以身作则(或:能做表率)(每点1分)

(2013天津市)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不解其意 (2)积雪始晴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

[85f4be263f7a8955.jpg]

(2013年南宁市)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刘向《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赵威后:赵恵王妻。 ②发:拆封。 ③岁:年成,收成。④无恙:平安无事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 齐王使使问赵威后 使: (2)本而问末者耶 舍:

18.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译文:

19.结合文章内容,在“先问君”还是“先问民”的问题上,你同意谁的看法,为什么?(2分)

17.(2分)(1)使:派;(2)舍(丢下,舍弃)

18.(2分)难道把卑贱的放在前面,尊贵的却放在后面吗?(意思对即可)

19.(2分)示例:同意。因为老百姓像“水”,君王像“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君王推行暴政,把老百姓逼上梁山,老百姓可以通过起义推翻君王,所以,老百姓“平安无事”,君王才能“平安无事”!

(2013年包头市)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孙叔敖

(2)王封我矣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10.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200543dfcf5df5a9.jpg]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