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知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治将恐深 深:加重 B.桓侯不应 应:理睬
C.火齐之所及也 齐:现写作“剂”,汤药 D.使人索扁鹊 索:捆绑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不治将益深 B.桓侯故使人问之
香远益清 去使契丹
C.司命之所属 D. 臣是以无请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战则请从
8.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的这篇寓言,按时间顺序叙述了扁鹊见蔡桓公,主动为蔡桓公诊病,蔡桓公因不信任他而最终造成身亡的故事。
B.扁鹊医术高明,责任心强。第一次见桓侯,“立有间”,就做出了“君有疾在腠理”的准确诊断,并给予了桓侯“不治将益深”的严重警告。
C.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的发展却起伏有致;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本文表现了有病需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的中心意思;同时告诫人们应正视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9.请将第二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08:46
免费下载:《初中2012级第五学期样本学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知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治将恐深 深:加重 B.桓侯不应 应:理睬
C.火齐之所及也 齐:现写作“剂”,汤药 D.使人索扁鹊 索:捆绑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不治将益深 B.桓侯故使人问之
香远益清 去使契丹
C.司命之所属 D. 臣是以无请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战则请从
8.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的这篇寓言,按时间顺序叙述了扁鹊见蔡桓公,主动为蔡桓公诊病,蔡桓公因不信任他而最终造成身亡的故事。
B.扁鹊医术高明,责任心强。第一次见桓侯,“立有间”,就做出了“君有疾在腠理”的准确诊断,并给予了桓侯“不治将益深”的严重警告。
C.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的发展却起伏有致;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本文表现了有病需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的中心意思;同时告诫人们应正视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9.请将第二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本题关键词:扁鹊,鹊,地羊鹊,假鹊肾树,山扁豆子,扁蕾,扁藤,扁蓄,扁豆,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