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征求不已 ( ) (2)惟欲清净( )
1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17.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3分)
15.①停止(1分);②只(1分)
16.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2分)
17.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意思对即可,3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闻寡人之耳者( ) (2)虽欲言,无可进者( )
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4、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3分)
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
国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
(1)暮寝而思之。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我选第 句,批注:
12、⑴使……听到 ⑵即使 (每题1分,共2分)
13、由此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很深了。(2分)
14、(1)围绕“有自知之明”或“善于思考”来批注。示例: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真是一个善于自省的君子。
(2)围绕“进谏的人多”和“齐国的积弊多”批注。示例:进谏的人真多,齐国的积弊也真多!君主只要广开言路,官吏百姓就敢于说真话,国家政治就会清明。(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6-29题。(1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6、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文中介绍五柳先生的哪三大爱好?(可用原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喜爱 体会 期望 经常
27、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8、好读书 性嗜酒 著文章
29、示例: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五柳先生虽然生活贫困却淡泊名利,为了保持内心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吴隐之传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①,有清操,虽儋石无储②,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③,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④,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⑤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选自《晋书》)
【注】①介立:孤高独立。②儋(dàn)石无储:家中一无积蓄。③铨衡: 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④清级:清官 。⑤班:分。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事母孝谨( ) ②及其执丧( )
③辍餐投箸( ) ④妻自负薪( )
10.用“/”为下面句子划分一处停顿。(1分)
冬 月 无 被 尝 浣 衣
11.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
12.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吴隐之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
9.(4分)
①侍奉 ②到,等到 ③停止 ④ 背
10.(1分)冬月无被/尝浣衣
11.(2分)(1)你如果掌管国家官吏的任用权,应当推举像这样的人。
12. (3分)善于谈论、博学多才、孤高独立、操守清廉、孝顺尊长(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
穆公亡马
秦穆公①亡马,岐下②野人③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饮之酒。其后,穆公伐晋,三百人者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④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穆公获晋侯以归。
【注释】①秦穆公: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春秋五霸之一。②岐下:岐山下。岐山在今陕西西省境内。③野人:当地土著居民。④椎锋:刀枪一类的武器。这里的意思是拿着武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 闻 ②吏逐得,欲法之 欲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君子不以畜害人。
(3)岐下三百人为何“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争死”?(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你认为秦穆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10.(1)①听说 ②想(要) (2分,每小题1分) (2)君子不应该因为牲畜而去伤害人的性命。(2分) (3)以报食马之德。(2分) (4)心胸宽广,体恤百姓的王者。(2分)
阅读《吕蒙正拒玩物》,完成第8—10题。吕蒙正拒玩物
吕蒙正为相,有以古鉴献者,云:“能照二百里。”公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能照二百里为?(语气助词,表疑问)?”
又有以古砚求售者,云:“一呵即润,无烦注水也。”公曰:“就使一日能呵一担水,亦止值十文钱而已。”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呵即润( ) (2)安能照二百里为( )
9.翻译句子。
就使一日能呵一担水,亦止值十文钱而已。
10.吕蒙正拒绝玩物表现出怎样的品质?
8. 就 哪能,怎能
9. 这块古砚就是一天能哈一担水,也不过只值十文钱罢了。
10.防止玩物丧志,能够廉洁自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0题。(9分)
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遽:匆忙。
1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正确停顿。(标一处)(1分)
恐 帝 不 复 用 意
18.写出下列加点的字词的意思。(4分)
①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②太宗益刻意临学
③对如初 ④书固佳矣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20.你认为王著和太宗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7.恐 /帝 不 复 用 意 18.给……看 更加 回答 本来
19、王著每次都说太宗的字不够好,于是太宗更加用心的去临习。(意思通顺1分,益1分)
20、王著:要求严格、循循善教 太宗:虚心听取意见、精益求精(两点中各写出一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9分)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1分)
子 安 得 此 金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田子为相( ▲ ) ②为相三年不食乎( ▲ )
③非吾所欲也( ▲ ) ④即舍田子罪( ▲ )
13.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的句子的意思。(2分)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
14. 读了本文,你觉得田子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
[36d444f4e7f35893.jpg]
13.做臣子不忠诚,这就是做子女不孝顺。(2分)
14.善于教育;正直清廉,没有贪心。(2分)
泽①兵进至卫南②,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时金人有割地之议,泽上疏③曰:“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上④览其言壮之。时年六十九矣。
(节选自《宋史 • 宗泽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泽:宗泽,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 ②卫南:地名。 ③上疏: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④上:宋高宗。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A.得捐躯报国恩/足矣B.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C.得捐躯/报国恩足矣D.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度( ) ②等(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12.在与敌众十倍于我的金兵作战中,宗泽__取得了什么成果?有什么样的影响?(分别用原文回答)(2分)
1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宗泽有哪些优秀品质。(2分)
9.A(2分)
10.①估计(1分) ②同样(1分)
11.假使他们发动所有的精锐骑兵趁夜偷袭我军(1分),那我们就危险了(1分)。
12. 成果: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1分)影响: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1分)
13.要点:勇,敢于以少击多,视死如归;智,能料敌先机,有远见;精忠报国,老当益壮。(答出两点即满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③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④,而人或谓之不韵。⑤
【注释】①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③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④气索:气短。⑤不韵:不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前后类如此( ) (2)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但是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B.而且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C.但是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D.而且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13.文中能印证欧阳修预言的一句是 。(用原文回答)(2分)
14.选文一方面显示了苏东坡的磅礴才气,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欧阳修的 。(3分)
11.(4分)(1)像 (2)说,谈论
12.(3分) B(3分)
13.(2分)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14.(3分)谦虚、豁达、胸襟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