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齐之习辞者也(习:熟练 ) B.今方来(方:将要 )
C.何坐(坐:坐下 ) D.缚者曷为者也(曷:同“何”)
9. 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含义和用法与其它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楚王闻之。 B.吾欲辱之。
C.婴闻之。 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0.下面对选文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想羞辱晏子,从而想羞辱整个齐国。
B.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了楚王“齐人固善盗乎”的发难。
C.结尾处写道“王笑曰”,写出了当时楚王想羞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窘态。
D.楚王戏晏婴,只能认为是楚王想羞辱晏子,而绝不能理解为楚王想借羞辱晏子而达到羞辱整个齐国的目的的。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04:48
免费下载:《民族中学2013年秋季学期八年级语文科第一次统测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齐之习辞者也(习:熟练 ) B.今方来(方:将要 )
C.何坐(坐:坐下 ) D.缚者曷为者也(曷:同“何”)
9. 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含义和用法与其它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楚王闻之。 B.吾欲辱之。
C.婴闻之。 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0.下面对选文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想羞辱晏子,从而想羞辱整个齐国。
B.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了楚王“齐人固善盗乎”的发难。
C.结尾处写道“王笑曰”,写出了当时楚王想羞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窘态。
D.楚王戏晏婴,只能认为是楚王想羞辱晏子,而绝不能理解为楚王想借羞辱晏子而达到羞辱整个齐国的目的的。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关键词:楚庄王,子之,左右失认,左右逢源酒,左右配穴法,胸廓左右径,齐德之,右向左分流型,左右冠状动脉,左向右分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