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文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小信未( ) (2)小大之( )

(3)公将之( ) (4)望其旗(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齐师我( ) 竹取道( )

(2)衣食所( ) 能辨我是雄雌( )

3、用原文语句填空。

(1)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4、翻译下列语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

5、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曹刿求件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答:

(2)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原因是什么?

答: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鼓足干劲,一气把事情完成。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C.、选文第一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八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7、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答: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07:14 免费下载:《2013年语文中考文言文一轮复习资料九年级下古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Word试卷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文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小信未( ) (2)小大之( )

(3)公将之( ) (4)望其旗(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齐师我( ) 竹取道( )

(2)衣食所( ) 能辨我是雄雌( )

3、用原文语句填空。

(1)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4、翻译下列语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

5、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曹刿求件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答:

(2)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原因是什么?

答: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鼓足干劲,一气把事情完成。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C.、选文第一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八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7、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答: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本题关键词:谋虑出焉,食管息肉,食管肉瘤,肉食动物,肉之余,春不见,卡波齐肉瘤,春秋战国,肌肉功能,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